,凑成个家的形状——免费设计,换张大爷的木书签!\"
夜幕降临时,大家还在收拾摊位,却没人觉得累。张大爷数着零钱,说要给小虎买新的3d打印笔;刘奶奶把剩下的酱菜分给志愿者,说\"尝尝我的心意\";陈叔则在给竹篾灯串换电池,说要挂在社区门口当路灯。
林深看着广场上渐渐散去的人群,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从传习所到档案馆,从共享站到接力站,再到现在的展销汇,社区就像棵慢慢长大的树,老手艺是根,新创意是叶,人情味儿是阳光雨露,如今终于结出了甜甜的果子。
\"你看那对老夫妻,\"沈砚舟指着不远处,李大爷正帮周奶奶挑了个竹篾小篮子,\"上周周奶奶住院,李大爷天天给她送汤,现在俩人一起来买东西,多好。\"
林深笑着点头,突然想起啥:\"明天咱开个总结会吧,让大家说说展销会的不足。比如有人说付款方式太少,有人说没提前发预告,还有人说想要快递上门服务——这些都得改进。\"
\"我已经记下来了!\"沈砚舟掏出手机,备忘录里写满了:
1. 开通社区团购群,提前预售
2. 增加移动支付设备,方便老人
3. 跟快递点合作,提供上门取件
4. 每月搞次小型展销,不让大家等太久
\"对了,\"林深突然说,\"区里的非遗创新博览会,咱得好好准备。不光带展品,还得带故事——张大爷的木工房故事、刘奶奶的腌菜秘方故事、陈叔的竹篾传承故事,这些才是最打动人的。\"
沈砚舟举着相机,对着满天的星星拍了张照:\"我这就开始拍纪录片,把大家的故事都录下来,到时候在博览会上放,让所有人都知道,咱社区的好东西,背后都有群可爱的人。\"
收拾完最后一个摊位,林深锁上展销汇的大门,钥匙串上挂着个小小的竹篾星星,是陈叔送的。晚风穿过社区,带着酱菜的香味和木头的清香,远处传来张大爷哼的小调,混着小虎的笑声,还有陈叔劈竹篾的轻响。
她知道,这展销汇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以后会有更多的老手艺变成新商品,更多的闲置物品变成宝贝,更多的陌生人变成朋友。就像刘奶奶说的:\"好东西不能藏着,得让更多人知道,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
回家的路上,手机\"叮咚\"响了一声,是社区团购群的新消息,刘奶奶发了张腌菜坛子的照片,配文:\"明早新腌的黄瓜出坛,要的接龙,还是老规矩,支持积分兑换!\"下面立刻排起了长队,张大爷的头像第一个冒出来:\"给我来两斤,配我的米酒正好!\"
林深笑着接龙,心里踏实得很。这社区的故事,就像刘奶奶的腌菜,得慢慢酿,细细品,日子越久,味道越醇。而她和沈砚舟,还有社区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这坛好酒的酿酒人,用双手和真心,酿着属于他们的21世纪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