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的笑声,他瞬间就全明白了。
这肯定是那两个记者的事儿起了作用,这位冯局长,八成是把自己当成在京城上头有关系的人物了。
他连忙应道:
“冯局长您过奖了,我就是个工人,做了点自己该做的事儿,是记者同志们抬爱。”
“哎,话可不能这么说!”
冯永信的语气温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
“我听他们说,后续还会专门写一篇内参和一篇报道,来宣传我们林区。这是大好事啊!而且,钱主任先前也跟我汇报过你勇救宋大川同志的事迹。两件事结合起来看,说明你小子是个有勇有谋,有担当的好青年嘛!”
冯局长顿了顿,语气里满是欣赏:
“我们林业局,现在就需要你这样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轻人。小撒同志,你让我们看到了基层职工的风采,是难得的人才。”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郑重其事:
“这功劳簿上,你撒大斌是头一功!局里己经研究决定了,等到今年五一劳动节,局里召开表彰大会,到时候我亲自给你发奖状,戴大红花,你就是我们海浪河林业局最优秀的劳动模范!”
劳动模范?还要等到五一去局里戴大红花?
撒大斌心里快速地盘算了一下。
这“劳动模范”的名头,在眼下这八十年代,确实是块金字招牌,是无数人削尖了脑袋都想得到的荣誉。
可对他这个重生回来的人来说,这名头除了听着响亮,能在履历上添一笔,将来涨工资的时候或许能比别人多个几块钱,论起实际好处,恐怕还不如几张自行车票或者几十斤肉来得实在。
他现在缺的是钱,是能迅速让他翻身、让媳妇过上好日子的原始资本,而不是这种听着好听却不能当饭吃的虚名。
当然,他也明白,这是领导画的饼,更是领导的一种政治姿态。面子上的功夫必须做足,尤其是在一把手局长面前。
于是,撒大斌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带上了几分受宠若惊的激动,同时又死死维持着年轻人应有的质朴和沉稳,连声应道:
“冯局长!这……这荣誉太重了!我……我做的都是分内事,就是个林场普通工人,实在担不起这么高的荣誉!太感谢局领导的看重和培养了!我向您保证,以后一定更加努力,好好干活,绝不辜负领导们的期望,争取为咱们林业局多做贡献!”
“嗯,有这个态度就好。”
电话那头的冯永信满意地笑了笑,随即话音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带着明显的考量意味:
“小撒同志,你年轻有为,总在林场一线干体力活,虽然光荣,但也辛苦,长远看,更是浪费了你这样的人才。局里也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有没有考虑过,到山下的局机关来工作?比如局里的宣传部门,正需要你这样既懂基层,又能和外界打交道,还踏实肯干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