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红谍传奇 > 第三卷·第10章:墨香暗度巧周旋

第三卷·第10章:墨香暗度巧周旋

单里。数量上,也能说得过去。”她顿了顿,檀香扇略停,“难的是运输和通关检查。走水路,关卡重重;走陆路,哨卡林立。每一箱,都要经得起翻个底朝天。”

“关键节点?”李岸又捻碎一块干馍丢下去。

“负责这次大宗募捐物资运输的,是‘通达商行’。”苏影的扇子指向远处城隍庙大殿飞翘的檐角,仿佛在欣赏古建,“老板姓周,浙江宁波人。此人…有些产业,也还算有点家国情怀,对东北义勇军的事,私下里表示过同情。或许…是个可以尝试的支点。”

李岸眼中精光一闪:“接触他,有几成把握?风险如何评估?”

“五五之数。”苏影的扇子又轻轻摇动起来,语气冷静得像在分析一部小说的结构,“商人重利,也重名声。既要让他觉得此事有利可图,至少无损;又要让他相信,这纯粹是出于爱国,与任何…别的方面无关。风险在于,他若胆小,或与某些方面关系过密,一旦察觉异常,反手举报,便是灭顶之灾。”她话锋一转,如同笔锋陡峭,“不过,募捐收据的印刷,倒是一条现成的、相对稳妥的路径。我认识一家‘文华印务’的老板,姓吴,为人本分可靠,技术上也没得挑。印捐册、收据,顺带印点‘额外’的宣传品、内部通讯稿,天经地义。只要油墨纸张进出账目做平,不易被察觉。”

一个计划的雏形,就在这池水浑浊、人声鼎沸的九曲桥上,在争食的鱼群和饶舌的游客背景中,悄然勾勒出来。利用公开募捐的合法外衣,将支援苏区的秘密物资伪装成支援义勇军的明货,通过通达商行的运输渠道输送;同时,利用印刷募捐票据的掩护,在文华印务开辟另一条传递情报和内部文件的“墨香通道”。

“好!”李岸只低低吐出一个字,却重若千钧,“双管齐下!苏影同志,通达商行这条线,务必谨慎接触,宁可慢,不可错。文华印务那边,要尽快铺开,这是我们的‘纸面生命线’!”

苏影微微颔首,目光似乎被池边一个卖泥娃娃的小摊吸引过去:“明白。周老板那边,我先以募捐委员会负责宣传的委员身份,去洽谈运输合作,探探路。/t^a+y′u¢e/d_u·.·c/o-m-至于老吴那里…”她嘴角弯起一个极淡的、胸有成竹的弧度,“印捐册催得急,我下午正好要去文华印务送新的文稿和捐款人名单样式,顺理成章。”

两人又静静地“看”了一会儿鱼。李岸袖中的小纸片己被汗水微微浸湿,上面是苏影手绘的苏影公寓周边监视点的简图及巡捕房几个关键人物的姓名职务。他低声道:“你那边,‘尾巴’还钉得牢?”

苏影合起檀香扇,在掌心轻轻一敲,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一个句点:“放心。几个熟面孔,风雨无阻,比我楼下的黄包车夫还准时。该去给他们…提个神了。”

话分两头。且说苏影那位于法租界西爱咸斯路(Route Herve de Sieyes)的精致公寓楼下,确乎如她所言,成了两个特务的“固定岗亭”。一个伪装成修鞋匠,摊子摆在斜对面梧桐树的阴影里,一双眼睛藏在油腻的帽檐下,时不时瞟向公寓大门;另一个则是个“卖香烟”的半大孩子,挎着木头匣子,在公寓门口到街角这段路上来回逡巡,兜售着“美丽牌”和“老刀牌”。深秋的凉风卷起落叶,打着旋儿从他们脚边掠过,透着股萧瑟的寒意。

苏影从城隍庙叫了辆黄包车回来,车还未停稳,“小烟贩”那警惕的目光便像钩子一样甩了过来。苏影付了车钱,拎着手袋,踩着高跟鞋,不疾不徐地走向公寓大门。经过那“修鞋匠”的摊子时,她甚至微微侧头,对着那面斑驳的、勉强能照出人影的擦鞋箱上的小镜子,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镜子里映出修鞋匠慌忙低下的头和“小烟贩”骤然定住的身形。

苏影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脚步未停,径首走进了公寓大门。她没有上楼,反而走向门房。看门的老王头正抱着个黄铜暖炉打盹。

“王伯,”苏影声音清亮,“替我打个电话到中央巡捕房,找政治部的赵探长,就说苏影有事请教,看他下午得不得空。”

老王头一个激灵醒了,连忙应声去摇电话。苏影就站在门厅那盏光线略显昏黄的水晶吊灯下,耐心等着。公寓门外,“修鞋匠”和“小烟贩”飞快地对视了一眼,脸上都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

电话接通了,老王头捂着话筒说了几句,转头对苏影道:“苏小姐,赵探长正好在,请您讲话。”

苏影接过话筒,声音不高不低,却足够让门内门外有心人都听得清楚:“喂,赵探长吗?我苏影啊。打扰您了。是这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