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在古代打造美食街 > 第64章完结

第64章完结

着张婶她们切萝卜白菜:“斜刀,对,这样容易入味,老腌菜都这么切。”

白母守在咕嘟咕嘟翻滚的巨大汤锅旁,看着它渐渐变得浓白,不时用长勺撇去浮沫,小心地尝一点,再指挥添柴或加料,苍白的脸上因热气蒸腾而泛起一丝红晕,眼神专注而明亮。

梅姐耐心地教着几个妇人调面糊,草儿蹲在小油锅旁,小心翼翼地添着柴火,小脸被火光映得通红。

白景穿梭其间,嘶哑着嗓子协调:“鱼杂洗好了吗?铁板烧热,猪油下锅,爆香姜蒜,……鱼肉鱼杂萝卜白菜冻豆腐,全倒下去,翻炒,酱料,多淋点……火再旺些,要的就是这股子烟火气。”

呵气成霜,每个人的睫毛、鬓角都结着冰晶,但灶火熊熊,大锅蒸腾,铁板嗞响,油锅沸腾,热浪与食物的浓香交织在一起,硬生生在冰天雪地里开辟出一方温暖沸腾的小天地。

当第一缕带着鱼骨精髓和辛辣姜香的霸道鲜香穿透风雪飘散出去时,已经冻僵麻木的街道仿佛被唤醒了。

当铁板上“滋啦”爆响,混合着鱼肉鲜、猪油香、酱料咸鲜辣意和蔬菜清甜的香气蛮横地席卷开来时,那些躲在破屋里瑟瑟发抖的人们,肚子开始不争气地叫唤。

当“噼里啪啦”的油炸声和随之而来的、带着椒盐辛香的奇异酥脆焦香在寒风中扩散时,孩子们扒着窗户缝,眼睛里有了渴望的光。

第一个循着香味顶着风雪踉跄而来的是一名老码头工,捧着一大碗滚烫浓白的鱼骨汤蹲在屋檐下,只喝了一口,冻得青紫的脸上就露出了近乎哭泣的满足:“暖,真暖和啊,终于活过来了。”

几个年轻力壮的脚夫带来一袋袋或多或少的杂物,不过一路过来冻得够呛,此时正围在烧得通红的铁板旁,看着白景挥舞着大铲翻炒。

热气腾腾油亮喷香的大杂烩刚一出锅,他们就迫不及待地一抢而空。

“嘶哈,烫,香,”一大口下肚,咸鲜微辣的热流瞬间驱散了刺骨寒意,额角冒汗,“痛快,比酒还暖身子,再来一份。”

草儿守着小油锅,炸好的“鱼鳞脆”刚沥干油,就被几个孩子一抢而空。

“咔哧,咔哧。”那薄如蝉翼的酥脆感,伴随着椒盐的咸香,在严寒中带来一种别样的快乐。

“好吃,像在吃雪花,脆脆的雪花。”

聚众成火,许多人家不舍得一直烧着炭火,但每家凑一点,却让整个闻香来都暖烘烘的。

不是有人来去,带来一些东西,也带走一些食物。

风雪似乎在这一刻小了些。

东街人声鼎沸,灶火通红。

街对面的茶楼上,结满冰花的窗缝后,白言裹着锦裘,脸色阴郁。

他冰冷的视线死死锁定在闻香来那个在灶火与人群间光芒四射的身影上,他手中捏着一小包早已凉透的鱼鳞脆,指节发白。

震惊、嫉恨、被那蓬勃生命力灼伤的刺痛感在他眼中交织。

一人穿越风雪带来密信,他看完,嘴角绷紧成冷酷的直线,眼中只剩下孤注一掷的厉色,五指猛地收拢,将密信狠狠攥成一团冰冷的废纸。

风雪更急了,但东街的灶火,烧得正旺。

第59章 百家答谢宴苏老爷子收白景为义女

初夏的风,带着运河的湿润和草木生长的蓬勃气息,温柔地拂过焕然一新的东街。

青石板路被洗刷得锃亮,街边老槐树撑开浓荫,蝉鸣初试。

熬过酷寒,又携手挫败了白言与会宾楼残余势力的连番阴招,这条街巷非但没有沉寂,反而如同被春雨彻底唤醒的藤蔓,更加坚韧地向上攀爬,每一块砖瓦都浸透着共渡时艰后的从容与底气。

梅姐的素蟹鲜饼摊前依旧排着长队,余大姐的鱼摊上活鱼在木盆里甩尾跳跃,付大姐的豆腐摊飘着清新豆香,赵寡妇的酱料摊上的木桶香得霸道,连张老头的山货摊都摆满了新采的野菌……

整个东街,洋溢着一种劫后余生、欣欣向荣的热闹。

而这份热闹的中心,便是今日的主角——

由白景牵头、东街全体街坊共同筹备的“百家答谢宴”。

这宴席,不为庆贺某个人的生辰,只为两件事:

一谢相助之恩。

去年冬日严寒,出城困难买不到货,会宾楼还联合城中商行断了东街的购买路子,多亏苏府仗义援手,以商誉担保,打通了直供渠道,是实实在在的雪中送炭。

二馈知味之客。

回馈那些在风雪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