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五十年代的猎人传奇 > 第六十八章 春涧鱼梁

第六十八章 春涧鱼梁

底。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低垂的眉眼和婴儿柔嫩的侧脸上,晕开一片静谧的金黄。小丫趴在摇篮边,拿着个野核桃壳做的简陋拨浪鼓,“咚咚咚”地摇着,逗弄着吃饱喝足、正睁着乌溜溜眼睛好奇张望的小侄子。

“回来啦?嗬!这么多!”周晓兰抬头,看见那沉甸甸的鱼篓,疲惫的脸上瞬间绽开惊喜的笑容,眼下的淡青色似乎都淡了些许。她小心地调整了一下吃奶的孩子,腾出一只手指了指灶房:“爹,水都烧热了,就等着鱼下锅呢!”

父亲果然在灶膛前,帮着看火。灶上大铁锅里咕嘟着金黄的小米粥,旁边的小陶罐里炖着给周晓兰下奶的黄豆猪脚汤,香气西溢。老人拿起火钳,利落地拨弄柴火,跳跃的火光映着他舒展的眉头。那条伤腿随意地伸着,姿态是久违的放松。见他们回来,他撑着膝盖利索地站起身,步履轻快地走到鱼篓边,弯腰掂起一条最大的狗鱼,粗糙的手指滑过冰凉的鱼鳞,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堆了起来:“好!这狗鱼肥!鳞片底下全是膏!柱子,收拾干净,今儿咱炖豆腐,多放点你挖的野藠头!”

秦铁柱应了声,蹲在院角的青石板旁,抽出匕首开始刮鳞。刀刃贴着鱼身游走,发出“沙沙”的轻响,银亮的鱼鳞雪片般落下。小丫跑过来帮忙,献宝似的把刚挖的柴胡根捧到嫂子面前:“嫂子你看!哥挖的草药!给晓柱治鼻子!”

周晓兰小心地接过那带着泥土清香的柴胡根,眼中满是暖意,低头对怀里吃奶的小家伙柔声道:“晓柱听见没?爹和姑姑多疼你…”

晚饭是难得的丰盛。奶白的狗鱼豆腐汤在粗瓷盆里冒着热气,撒上切碎的野藠头,奇异的辛香混着鱼鲜首往人鼻子里钻。爆炒的溪虾红艳艳油汪汪。父亲破例倒了小半杯自酿的山楂酒,抿一口,咂咂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母亲把最肥嫩的鱼肚子肉夹到周晓兰碗里,又小心地剔掉刺:“多吃点,奶水足,娃儿才壮实。”周晓兰小口喝着汤,时不时低头看看臂弯里吃饱喝足、正睁着乌溜溜眼睛好奇张望的婴儿,眼神柔得像化开的蜜。

饭后,秦晓柱被重新放回摇篮。小丫趴在炕桌旁,面前摊着新得的作业本和一支秃了头的铅笔。她咬着笔头,小脸皱成一团,努力地照着秦铁柱闲暇时教她的字在“画”。昏黄的油灯下,她写下了歪歪扭扭的“秦”、“小”、“虎”三个字(她把“晓柱”听成了“小虎”),然后献宝似的举给哥哥看:“哥!看我写的!秦小虎!”

秦铁柱正就着油灯光亮,用一块浸透獾油的软布仔细擦拭着53式步骑枪的枪管。听到妹妹的话,他抬眼看去,昏黄的光线下,那三个歪扭的字迹显得格外稚拙。他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放下手中的枪管和油布,走到炕桌前。粗糙的大手覆上小丫握着铅笔的小手,带着她一笔一划,在“小虎”下面,重新写下端正有力的“秦晓柱”三个字。

“是晓柱,拂晓的晓,柱石的柱。”他的声音低沉平缓,带着一种山岳般的沉稳。

小丫看着那三个工整有力的大字,再看看自己写的“小虎”,小脸顿时垮了下来,懊恼地嘟起嘴:“啊…写错了呀…”

一旁的周晓兰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她怀里的小家伙似乎被母亲的笑声感染,也咧开没牙的小嘴,发出“咯咯”的无意识笑声。周晓兰低头,轻轻点了点儿子的小鼻尖,眉眼弯弯:“傻小子,笑啥呢?姑姑把你名字写错啦?”

秦铁柱的目光扫过妹妹懊恼的小脸,妻子温柔的笑靥,摇篮里咧着小嘴的儿子,灶膛前父亲用新劈的竹篾继续编着鱼篓的专注侧影,还有母亲在灯下缝补衣裳时安稳的剪影。油灯的火苗轻轻摇曳,将每个人的影子柔和地投在斑驳的土墙上,随着火光微微晃动,交织成一幅温暖而坚实的画卷。

他重新拿起油布,继续擦拭那冰冷的钢铁。枪管在油润的布条下恢复幽蓝的光泽,每一个部件都被他保养得无可挑剔。这枪曾是他前世最亲密的伙伴,是杀戮的工具。而此刻,在这昏黄摇曳的灯火下,在这充满了奶香、鱼鲜、柴烟和稚嫩笑声的小屋里,这冰冷的武器,似乎也成了守护这方寸温暖的一部分。他指腹抚过枪托上细微的划痕,心中无比清晰地知道:无论山外的世界如何风云变幻,他淬炼于硝烟的本事,他浸透了山野气息的双手,此生只为守护眼前这一盏油灯下的所有声响与光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