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五十年代的猎人传奇 > 第八十七章 绳栏丰盈

第八十七章 绳栏丰盈

鑫?章_节¢

夕阳熔金时,他背着沉甸甸的收获推开院门。篓子里是包好的鲜肉、板油、下水,还有硝好的貉子皮、兔子皮。腰间挂着三串用草茎穿腮提回来的肥硕细鳞鱼,鱼尾还在微微摆动。

“哥!鱼!”小丫第一个冲出来,眼睛亮得惊人,发辫上的桃木发卡欢快地跳动着。她身后,父亲和周晓兰也快步走出灶房。

“好家伙!这么大块肉!”父亲看着秦铁柱卸下背篓里油桐叶包裹的鲜红里脊,眼睛也亮了,那条伤腿稳稳当当地支撑着他,伸手掂了掂,“嚯,足有十来斤!”

周晓兰接过那串还在甩尾的鱼,脸上是温婉的惊喜:“这鱼真肥!晚上熬汤,正好给晓柱和爹补补。”她怀里的秦晓柱咿咿呀呀,小手朝着鲜肉抓挠。

小丫则好奇地蹲在背篓边,小心翼翼地翻开油桐叶,看着那暗红纹理分明的肉块,又凑近闻了闻那股新鲜的、带着山林气息的血腥味,小鼻子皱了皱,却是满脸兴奋:“哥,这猪比上次的还大?”

“嗯,带崽的群,打了头公猪王。”秦铁柱简短回答,把板油和下水交给母亲,“板油熬油,下水卤了。”

晚饭的香气格外诱人。金黄的玉米碴子粥里,新添了切得细碎的嫩荠菜。灶台上,新买的厚实粗陶锅里,咕嘟咕嘟炖着大块野猪肉,浓郁的肉香混合着野葱、花椒的辛香,弥漫了整个小院。另一口小锅里,奶白色的鱼汤翻滚着,几片碧绿的野菜叶子浮在上面。一盘清炒车前草嫩芽,一盘淋了野蒜泥和几滴新炼猪油的凉拌桔梗根丝。

父亲盘腿坐在青石板上,捧着一大海碗肉汤,吹着热气,滋溜喝了一大口,满足地咂咂嘴:“鲜!这肉炖得烂糊,筋道!”他夹起一大块带皮肥瘦相间的肉塞进窝头里,狠狠咬了一口,油汁顺着嘴角流下也顾不上擦。那条伤腿随意地伸展着,脚踝结实有力,早不见当初的浮肿青紫。

周晓兰小心地挑干净鱼刺,把雪白的鱼肉碾碎,混着温热的鱼汤,一勺勺喂给怀里的秦晓柱。小家伙吃得吧嗒作响,乌溜溜的眼睛盯着爷爷碗里的肉。

“小丫,吃块肝,”母亲把一块卤得喷香的猪肝夹到她碗里,“认字亮眼睛,跟你哥进山,也多认认草药,瞧你搭绳栏的益母草,花都晒蔫了,该收了。”

小丫用力点头,飞快地扒完碗里的粥和肝,跑到绳栏下。她踮起脚,仔细地把中层绳栏上那几株己晒干、花朵蜷缩成深紫色的益母草收拢起来,又小心地整理旁边桔梗根的位置。夕阳的金辉给她认真的小脸镀了层光晕。

次日一早,秦铁柱套上驴车,拉着处理好的野猪肉(除了留下自家吃的)、貉子皮、兔子皮和两大串新腌上盐的咸细鳞鱼干,去了公社。山货站的老张看到那厚实红亮的野猪肉和油光水滑的貉子皮,眼睛都眯成缝。算盘珠子噼啪作响,厚厚一沓旧币和毛票入手,还有两张宝贵的“工业券”。

供销社门市部里,混合着煤油、铁器和点心甜香的气味。秦铁柱径首走向卖铁器的柜台。他用工业券和大部分钱,换了一口沉甸甸、厚实无比的双耳生铁锅。锅底黝黑,敲起来声音沉实。又用剩下的钱和毛票,打了满满一小坛子粗盐粒(盐砖太贵,没舍得),买了几根大号的铁钉(预备加固门窗),一小捆铅笔和一个厚厚的黄草纸本子——这是给小丫认字学画用的。

回程,新铁锅用茅草仔细包裹,固定在驴车上,沉甸甸的,压得车轴吱呀作响。推开院门,小丫正踮着脚,将新采来的一大捧开着细碎白花的艾草,仔细地铺展在绳栏空出的地方。艾草特有的清苦香气弥漫开来。

“锅!新锅!”小丫回头,鼻尖沾着草屑,兴奋地指着驴车。

父亲闻声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新买的铁钉和斧头,看到车上那口厚实的铁锅,咧开嘴,露出被旱烟熏黄的牙齿:“好!这锅厚实,传热匀,炖肉熬油再也不怕糊底了!”他上前,粗糙的大手爱惜地抚摸着冰凉的锅沿。

周晓兰抱着孩子出来,看到那口大铁锅,脸上笑意更深:“这下好了,熬猪油、炖大菜都宽敞。”她注意到秦铁柱放在车辕上的黄草纸本子和铅笔,眼神温柔地看向小丫,“丫,你哥给你买的。”

小丫接过本子和铅笔,紧紧抱在怀里,小脸激动得通红,眼睛亮晶晶地望向秦铁柱:“哥!我能画草药了!”

新铁锅替换下原先那个豁了口的薄铁锅,沉甸甸地坐在了灶眼上。粗盐粒倒进厚实的粗陶盐钵,陶盖严丝合缝。小丫的新本子和铅笔被她珍重地放在炕头自己的小包袱里。

傍晚,新锅里熬炼的猪板油散发出浓烈诱人的荤香,金黄的油渣在锅里滋滋作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