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月交响曲 > 默认卷(ZC) 悼烈士梁雷

默认卷(ZC) 悼烈士梁雷

母亲和夫人。她们侨居在一座只有三四家人家的村子里,过着幽静的,寂寞的乡村生活。这尽是茅庵草舍的小村子,在几十年前是特意为佃户们安排的地方,所以直到如今它的名字还叫梁家庄子。我一走进村子就遇见一位两鬓花白的老妇人,在大路旁的树荫下拉着一个才学走路的小孩子。我问她梁德谦(这是梁雷的原名)的家人住在什么地方。她静静地抬起来一双大而诧异的眼睛向我们打量了好久,冷淡地向一座小院里指了一指,领着我们走去。她显然是一位态度大方,恬静寡言,而又饱经忧患的乡村间的上流妇人;在三十年前,她的面貌应该是美丽而又敦厚持重,和蔼而又庄严。我们向她打听梁雷的母亲是否也住在这村子上的时候,她一边打开一条跟在我们背后狂吠的狗,一边慢腾腾地回答说:

“我就是梁德谦的母亲。”她拍着怀抱的孩子说,“这是德谦的小孩子。”那正是她刚才拉在手里的,烈士的唯一遗孤。孩子是胖胖的,好看的,而且正像他的祖母、母亲和父亲,有着大的眼睛,白的皮色。

梁雷的夫人同我们是互相认识的,她是一位性情温柔的旧式少妇。当我们在院里坐下的时候,从屋里又走出来一位瘦弱的老妇人,据她自己的介绍,她是梁雷的婶母,也是从城里跑来看她的嫂嫂和侄媳的。我隐藏着满怀的凄怆开始说明我是才从武汉回来,特意来看看她们,并顺便把梁雷写回来的家信抄去送往杂志上边发表,借以表彰一位抗日的英雄。梁雷的夫人始终保持着旧式少妇的风度,不肯随便说话。她们正挂心着偏关失守后梁雷的下落,听到我也长久没接到梁雷的信息,梁雷的母亲顿然显得十分忧愁了。她问我为什么雷好久没有音信,偏关失守时雷是否安全地退了出来。我勉强装出来一副坦然的笑容,告她说偏关县的周围尽是山地,梁雷绝对可以安全地退出来,并说梁雷的不来信是因为敌人卡断了风陵渡,将来风陵渡的敌人一赶走,山西的邮件就通了。

“只要有他人在,”梁雷的母亲说,“我的心就放宽了。救国是应该的。要是大家都不救国,国不早就亡了?你看,”她注意的望着我的脸色问道,“咱们中国能不能打胜?”

“一定能打胜!”我用一种坚信的口吻回答说,“长期打下去,日本就坚持不住了。”

“怕的是咱们心不齐……”

我忍着心中的难过说出来许多使她们安慰的话。梁雷的婶母是一位比较肯说话的夫人,她关心地询问着前线上的战事消息,询问着偏关县的方向和路程,以及梁雷的左右是否有可靠的同乡跟随着。经过我一再催促,梁雷的母亲才从箱子里捡出来他的两封家信,信封都非常破旧了。那信显然是她们的无上安慰,而且将成为她们最珍贵的传家之宝。

她们一直送我们到村边的路口上,站在那里目送着我们的影子消失在金色的麦浪里。虽然我比别人更知道她们是人间最可崇敬的女性,但感情却使我不忍向她们再作一次回头。梁雷的母亲是一位可怜的老寡妇,雷的夫人又遭逢了同样的命运。据说雷的嫂嫂和姐姐也都是在很年青的时候就守寡。这一家现在只剩下一个男的,他还是不满三岁的小孩子。谨遥祝我的好友的遗孤无病无灾地长大成人,作一个优秀的战士,向敌人讨还累世积欠的血债!

梁雷是于卢沟桥事变后到太原入国民师范,参加牺盟不久被委为绥远省特派员,与其他十来位同志负责领导绥远全省的救亡工作。他还没有赶到,绥远就在李服膺辈昏懦无能而怕死爱钱的晋军将领们的手中轻轻失掉。雁门关突然吃紧,右玉县县长望风而逃,山西省政府就任命梁雷做右玉县县长。接着没有几天右玉失陷,山西当局又任命他做偏关县县长兼雁北游击司令。梁雷今年二十八岁,是一个矮矮的、胖胖的、满头少白头发、很少刮胡子、也很少洗澡的不修边幅的青年。他是一个平凡的人物,然而又最为同志们、朋友们和接近他的学生们所敬爱、所信任,因为他有纯洁的灵魂,一直不歇的为着真理奋斗。他在杞县大同中学教过二年学,在最昏暗的风雨之夜,他掌着一盏理智的明灯照耀着中原所仅有的一片干净土地。“八一三”以后,大同中学的同学们凡能离开家乡的都跑到抗日的前线去,留下的现在差不多都参加了豫东的游击队。从大同中学出身的战士们将不知怎样的悲痛这一盏明灯的熄灭!

在昏暗的风雨之夜,懂得真理是有罪的。梁雷到大同中学以前,因理智清明而引起人们注意,遭到追捕与迫害。到了大同中学以后,他那里又成了懂真理而获罪的朋友们的避难与寄食之地。我永远怀念着那新近沦陷的一片当年的干净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