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龙州记忆 > 默认卷(ZC) 无鸡不成宴

默认卷(ZC) 无鸡不成宴

无鸡不成宴

龙州人喜欢吃鸡。

鸡无非有几种吃法,一是炒,二是炖,三是白斩。北方多爱炖,南方的广西、广东多爱炒和白斩,尤其白斩。

白斩鸡,顾名思义,就是不用任何配料,用水煮,砍成块后蘸配料吃。逢年过节、请客吃饭,壮人的饭桌必备有白斩鸡。“无鸡不成宴”,接待客人最好的、最体面的菜就是白斩鸡。白斩鸡价钱较贵,不像猪肉、牛肉、鱼那样常吃,所以,此时吃鸡,就感到特新鲜。

白斩鸡一般是用未生过蛋的母鸡(项鸡)和阉过的公鸡(阉鸡)来做。项鸡体积较小,适合平时吃;阉鸡体积大,大多数是在过年时吃。

想吃上一顿好的白斩鸡,选鸡是很重要的。现在的鸡,有农户自家养的,也有鸡场饲养的。农家鸡整天都是在野外跑,吃的也都是田地里的虫子、青草,回到家还得主人喂上稻谷、玉米、谷糠、青菜等,营养充足丰富,所以肉质结实,吃时口感香,嫩,人们管这种鸡叫土鸡。农场大批饲养的鸡,都是圈养的,没有地方奔跑,故肉质疏松,且喂的是饲料,肉淡而无味。所以人们大都选土鸡做白斩鸡。

农家土鸡一般骨架小,一只重两斤到两斤半左右。它们由于平时处于自然生长状态,故毛色光滑,花色多样;脚骨小,如钢笔管一样。因平时接触人少,往往神态惊慌,躲避灵活。在城市里,能吃上这种鸡,算是有口福。因为现在市场上卖的鸡,几乎都是鸡场的饲料鸡。鸡场的鸡,开始是养外地的鸡种,个头大,生蛋多,但本地人不爱吃,就慢慢地改养本地土鸡。农场的土鸡,样子与农家鸡没什么两样,但喂养方式与农家鸡不一样。一般头三个月,先关在栏里,用饲料喂。吃配有催生剂饲料的鸡,长得快,几个月就有一两斤重了。这种鸡,因营养单一,毛色平淡、花色雷同;因接触人多,比较大胆,行动缓慢。养鸡人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快出栏时就放其出来,在窄小的果园里让它们活动活动,增强一点体质,并喂上一点玉米、谷糠等。一两个月后,鸡成熟了,可以出栏了。这种养法成本低,但比之农家鸡,肉质稍差些。现在城里人大多是吃这种鸡,比起其他鸡种,味道好得多了。其他的鸡种,若是喂饲料的,肉质松软,乏味,简直没法吃。

白斩鸡的煮法也有多种。一般是先把水烧开,或还没把水煮开,就把鸡放进去,盖上锅盖,水开后慢火煮五六分钟就可以起锅了。有的是把水煮开后,把鸡放进去,盖上锅盖,立即停火,焖十几分钟才起锅。这个做法不跑味,鸡肉比较甜。

煮白斩鸡时,火候最重要。不管是什么做法,都应该是八分熟。也就是说,鸡不要全熟,全熟了就是过火了,鸡肉吃起来显得老,像渣一样。最好的程度,就是肉熟了,但鸡骨里的血还未凝固。外地人吃不习惯,以为还没煮熟,不大敢吃,但本地会吃的人就觉得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吃白斩鸡最讲究蘸料,酱油和油肯定不能缺少。油可以是花生油或麻油。其他常用的配料是沙姜、葱花、香菜等,搅在一起。饭店喜欢把生姜碾成末,加花生油做蘸料。食时,把鸡肉点上蘸料,香。

白斩鸡不同的部位,味道就不一样。老人最爱吃鸡屁股。此位置肥嫩,脆口,吃一口,满嘴流油,爽。家中有老人,必定把此部位的肉让给他,表示尊重。壮家还有个规矩,鸡头必须让给客人或家中长者。能吃上鸡头的人,地位身份是最高的。

鸡翅膀也是最抢手的部位。翅膀活动多,肉比较结实,且脆,谁都爱吃。放在谁的面前,谁就有这口福了。

鸡腿肉多,一般都留给小孩。但小孩不知,这鸡腿肉粗,不香,并不好吃。但唯有鸡腿有脚骨,易拿;拿着吃,得意。

最好吃的部位应该说是鸡的背部。吃白斩鸡,必须吃带皮的。鸡全身都是皮,但唯鸡背皮脆,有一层油,香。鸡背肉,既有瘦肉,又有皮,皮层下略带些脂肪,香脆兼有。会吃鸡的人,一般首选鸡背肉。

壮人有一句话说:“鸡胸鸭背”。就是说,鸡的胸部和鸭的背部肉最多。鸡屁股让给家中男性长者吃了,那么,肉厚骨少的鸡胸肉就应该给最年长的女性吃了。这也是晚辈尊重长辈的一种表现。所以,一开桌,晚辈往往先将鸡屁股或鸡胸肉夹给长者。但事实上,鸡胸肉纤维多,塞牙缝,老人吃并不方便。但一直以来,老人们都愿意接受这种来自晚辈给予的爱戴和尊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