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道菜
小时候,我们家常吃黑豆猪手。但我们把这道菜叫得很土,就叫“黑豆煲猪脚”。“黑豆猪手”是酒家起的名,文绉绉的。
但那时候吃上猪脚不容易。那时候吃肉是靠肉票买的。肉票根本不够用。好在母亲是小学老师,她班上有几个学生的家长是在县食品公司工作的,母亲就利用教师的“特权”久不久就叫家长帮买猪脚。用黑豆煲猪脚,这是母亲常做的菜。
母亲煲猪脚是很讲究的。每次都得把猪脚用柴火烧焦。烧焦有两个好处,一是可把猪毛烧光,二是可把猪皮烧香,不经火烧的就没那么香。
猪脚烧好后泡一阵水,被烧焦的那层表皮软了酥了,用刀一刮,猪脚就干净了,黄澄澄的。砍成小块,放生姜、糖、酒焖一会儿,加水放豆,煲一小时即可。
没想到的是,一些酒家居然把它端上饭桌,使它成为当地特色菜肴。黑豆猪手营养丰富,具有补血、补脑、养颜、乌发之功效。我母亲可能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我们小时候常做此菜,大概是想给我们补充营养,以助长身体发育。
但如今我们反倒吃得少了。偶尔在饭店遇上这道菜,我既有一种亲切感,也有一种酸楚。
记得上初中时,有一天我和几个同学到郊外山上打柴。各自都推一部独轮车,各自都打得了满满一车柴。但刚出山,我的车轮胶就脱了,接着车轮也坏了——那辆车是我自己做的,不牢固。其他同学就先走了,我就只好慢慢推。实在走不动了,就把车推到路边的草丛中藏好,独自一人往家走。此时天已全黑,路上极少行人,我边走边埋怨:父母怎么就这么心狠,怎么不出来接我呢。正想着,我听到了母亲的喊声!母亲接我来了!
此时,已是夜间十点多钟了。母亲说,如果碰不到我,她会永远地走下去。
回到家,父亲和两个弟弟都没有吃饭,还在等着我们。那晚有一道菜,就是黑豆煲猪脚。
但那晚我一点也没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