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龙州记忆 > 默认卷(ZC) 入土为安

默认卷(ZC) 入土为安

入土为安

人的一生必定有两个日子是最受人重视的。一个是生日,一个是死时。生日是喜庆的,逝世是悲痛的。对逝世而言,活着的人无论怎样的悲痛,总得把一个送行的过程完成,而且谁都不能马虎。

龙州的葬丧风俗是有一套程序的。凡人一死,家属就把死者抬到厅堂,地铺一张席,人放其上,脚朝大门。然后象征性地为死者洗身,更衣。这洗身的水是用柚子叶煮过的。我从小到大都见人们这么用,没有谁改变过,大概也没人敢改变。

洗身、更衣之后,就给死者的嘴塞上一枚硬币(旧时为银毫或铜毫),然后用一张白布覆盖死者身体。此后入棺,凡家庭成员及亲属晚辈,均披麻戴孝,分左右席地坐于灵柩两旁,曰守孝。一般一至三天不等。其间,请师公、道公开坛,为死者超度亡灵。之后,由死者子孙在棺前拉布引路,其余送葬人跟在棺后,抬去埋葬。埋棺后,返回原地,所有亲属一起吃一餐饭,就算丧事结束。有的家属还得戴孝七七四十九天。

未婚青年死去的,叫“少年亡”,男称“六郎鬼”,女叫“姑婆鬼”。这些人死了,必得由比死者年轻的人装身入棺。棺材不得放入厅堂,不得涂颜色,不准吹唢呐,埋棺要倒埋。难产而死的妇女叫“死身湿”,其墓修成长方形,不能修成圆形,在墓房插上一把雨伞。人死当年,禁嫁娶,不得建房,春节不得包粽。

龙州还习惯“二次葬”。即将棺材第一次埋为一次葬。而入土三五年,再开坟捡骨再葬,为“二次葬”。这一次先准备一只陶瓮,俗称“金坛”。到吉日良辰时,亲属们就一起到坟地里,开坟捡骨。先把颅骨捧起,再捡其他。有的地方就地装入金坛,有的则用竹筐等把骸骨端到祖墓或要埋骨的地方后再装入金坛。有的没有祖墓,就先把金坛寄放在离家较近的岩洞里,俗称“寄骨”。然后,等找好墓地后再埋骨。埋骨的方法是在吉地挖一比金坛略大的圆形穴,深约三尺,下置一石块为垫墓,燃放鞭炮后,再置金坛入穴中,盖一石块封至穴口,培土盖顶,筑成略圆形坟墓。“二次葬”就算完成了,死者入土为安了。

埋葬的过程和顺序是十分繁杂的,一步一步都得按祖先留下的规矩办,不得减少,也不得增加。否则有不恭的嫌疑。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总是很尽孝的,生怕不周全而对不起死者。但死者活着的时候,却往往得不到这种礼遇;得到了,却又死去了。活着的人所做的一切只是做给活人看的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