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世界简史 > 第四十九章 欧洲人的理性复苏

第四十九章 欧洲人的理性复苏

。”他对引起人类无知的根源进行了揭示和谴责,指出过分尊崇权威、墨守成规、无知百姓的想法和虚伪傲慢又不肯接受教育的人类劣根性是无知的四大来源,必须撇除。只要人类能够克服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将迎来一个充满力量的世界—“未来可能会出现不用划手推动的航海机器,只需一个人便能驾驶着它遨游海洋,而且它要比挤满了划手的船速度更快。另外,人们也能够造出不用畜力拉动而靠无限的动力来推动的车子,就像古人用于战争的上面装有镰刀的战车一样。将来还可能出现一种在空中飞翔的机器,一个人坐在飞翔机器中操控着某个机关,飞行器的人工翅膀便能像飞鸟的翅膀一样在空中自由飞翔。”

虽然罗杰·培根在13世纪就已经做了这样的描述,但人们真正去进行某种系统性的尝试、去探索与开启那些被人类的纷杂事务所掩藏的巨大能量和利益,已经是三个世纪之后的事儿了,但罗杰·培根对此却早有清晰的认识了。

但是,阿拉伯人为***世界带来的不止众多哲学家及冶金术士所引发的精神激励,还有造纸术。可以说,纸的广泛使用是欧洲理性复活的重要前提。纸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中国人大概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开始使用纸张了。后来,阿拉伯人从中国人那里学到了这种造纸的技术。9世纪以来的一些阿拉伯人的纸质手稿,现在还保留着。

造纸术传入***国家,或是通过希腊,

或是通过西班牙—***徒在收复西班牙时,缴获的战利品中或许就有造纸作坊。然而,在西班牙***徒的管理下,造纸技术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且纸的质量还下降了。直到13世纪末期,欧洲的***世界才造出了质量较好的纸张。后来,意大利的造纸技术不断提升,世界闻名。造纸技术传到德意志,已经是14世纪时候的事儿了。至14世纪末期,因为纸张的价格低廉而品质较高,这才让印刷书籍变成了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业。印刷术很自然地也得到了发展。自此之后,人类的知识生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更加有生命力的阶段。这时的知识已经成了滚滚洪流,可以同时传播给大众,而不再是从一个头脑流向另一个头脑的涓涓细流了。

印刷术这一成就直接导致了两个显著后果:其一,《圣经》在世界上的大量普及;其二,学校的教科书便宜了。大量书籍的出现,让知识可以迅速地传播开来。实际上,书籍不仅在数量上增多了,而且书籍的内容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阅读起来更加清楚,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了。这个时期,读者不用再将时间浪费在研究那些模糊难辨的字迹及推敲其含义上,他们的阅读往往畅通无阻,还能在阅读的时候思考。当阅读变成越来越方便的事,读者也自然逐日增多,书籍不再是华丽的装饰物品,也不再是学者们的私藏珍品,而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学者们开始为普通读者写书了,他们也不再使用拉丁文了,而改用通俗的语言。到了14世纪,欧洲文学开始萌芽。

截至目前,我们只谈到了阿拉伯人对欧洲的复兴所做的贡献。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蒙古人的侵略行为对欧洲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蒙古人刺激了欧洲人在地理方面的想象力。有一段时间,在大汗的统治下,亚洲和西欧一度可以公开来往,道路畅通,各国使臣纷纷来到喀喇昆仑的宫廷。由***与***教的宗教恩怨而造成的亚欧之间的屏障逐渐减少了。罗马教廷于是产生了一种要让蒙古人皈依***的想法,但直到目前为止,蒙古人唯一的宗教还是原始的萨满教。一时间,教皇的使者,印度的佛教僧人,波斯和印度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意大利、巴黎和中国的技工,拜占庭与亚美尼亚的商人,阿拉伯官员,这些人纷纷来到蒙古人的宫廷中。

历史上,人们大多忽视了蒙古人对学问的好奇与探求,人们听到有关他们的话题大多是他们的征讨和杀戮。或许蒙古人称不上是具有创造力的民族,但他们却是知识和方法的传播者,对世界影响极大。从成吉思汗与忽必烈那隐隐约约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人格上可以看出,他们至少和自负浮夸的亚历山大大帝,或是政治幽灵的招魂者、精力旺盛却又目不识丁的神学家查理曼大帝一样,都是具有极高悟性和创造力的君主。

蒙古宫廷迎来了四面八方的异国人士,而威尼斯人马可·波罗便是其中最有趣的一位。后来,他还将自己的故事写成了书。大约是在公元1272年,马可·波罗跟着父亲和叔叔来到

中国。这已经不是马可·波罗的两位长辈第一次来到中国了,其实他们之前就到过中国,并给大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