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伏尔加拖拉机在美国商品展览会中拔得头筹之后,再加上鲁道夫的名人效应,一时间,伏尔加拖拉机迅速出名。
但出名归出名,要如何销售出去,则成为了当前为止的一大难题。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认可来自苏联的商品,更不用说美国境内也有拖拉机。
对于这一问题,玛利亚借了一个人,那就是威廉·比利·杜兰特。
杜兰特原本就是一位美国人,他之所以会来到苏联,只因债务问题。
可即使他到来了苏联,他的才华也无法得到证明。
反而是那群与他一起到来苏联的汽车技术人员,则在苏联内发光发热。
正当杜兰特陷入人生怀疑之际,玛利亚的呼唤,立即在他的人生中增添了色彩。
任务地点是美国,他的故乡。
而他的任务则是他所擅长的事情,推销。
一开始,玛利亚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在她的原本计划内,将苏联产品推销出去,扩大海外市场,是一个长久的工作。
美国是一个尝试,即使到了未来美国会因为意识形态问题而处处针对,但至少是迈出第一步。
然而,令玛利亚所没想到的是,杜兰特这个人,确实是一个硬核狠人。
在伏尔加拖拉机获得认可之后,杜兰特便立即带着样车去到了另外一个州。
原因是,他需要重新参加另外一个展览会。
对于这个原因,玛利亚表达出了自己的不理解。
为了获得更大的声望和吸引力,玛利亚一开始所选择的展览会,是纽约市商品展览会。
之所以会选择这里,主要是因为受到了特斯拉的影响。
特斯拉曾经说过,纽约是发明家的中心,在这里可以获得无限机遇。
事实也的确如此,当伏尔加拖拉机展现出来后,那粗犷狂野的气息,深受美国人喜欢。
《纽约时报》就对此做出个赞誉,称赞为:有一种西部牛仔的野性美。
然而也就仅此而已。
要想推销出去,反而处处受阻。
主要是受到了当地公司企业的阻挠,毕竟蛋糕就一块,而你们要来就得抢蛋糕了。
这就是伏尔加拖拉机所要面临的问题。
然而,当杜兰特到来之后,他便立即改变整个分公司的部署方向。
“大城市是走不得的,我们犯了经验教条错误。”
自从读了马克思书籍之后,杜兰特说话起来,头头是道。
“我们应该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入手,去思考究竟要如何突破困境。”
“很显然,已经陷入金融化的纽约市,并不合适拖拉机销售。”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换一个匹配机制,从最合适的方向入手。”
办公室内,杜兰特一边给玛利亚和自己各倒了一杯白开水,一边继续说着自己的理解。
“我们所推销的拖拉机主要作用是什么?是农业。”
“纽约市最繁华的是什么?是商业。”
“农与商之间尽管有所联系,但终究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
“所以,我们就应该转变是思路,去寻找最好的农业大州。”
听到这里,玛利亚算是明白杜兰特的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寻找真正的切入口,而合适这种中型拖拉机的切入口,就是农业。
“玛利亚小姐,在这方面我是专业的,而加州就是最合适推销拖拉机的一个州。”
“只要你愿意相信我,我就可以给你带来一个好消息。”
玛利亚思索了一会儿,便给予了杜兰特权限。
很快,杜兰特便带着样车来到了加州。
三天后,杜兰特确实给玛利亚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只不过,这个好消息,稍微有那么一点好。
玛利亚的预估是十几辆订单,仅此而已。
然而在这一方面,玛利亚的格局还是小了。
杜兰特确实在加州那边取得了成功,但他所带来的不是十几辆订单,而是五百辆订单。
五百辆中型拖拉机,而且要求的是当前最新款式的拖拉机。
这个庞大的订单直接就砸在了玛利亚面前。
当玛利亚目瞪口呆地问出自己疑惑时,杜兰特理所当然地耸肩说道。
“我就跟他们说了下拖拉机的用途而已,没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