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四周一圈,这才发现许多人都瞪圆了眼睛,像看大怪物似的盯着他。一瞬间,他的脸和脖子全红了,只得不好意思地又耸肩,又点头,表示向大家道歉。滑稽的表情立刻引来了一阵笑声。他赶紧与母亲说清楚到家的时间,然后用极快的速度“逃”出了邮电所。
几天之后,卫忠国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
为了迎接丈夫的平安归来,白歌专门买了一件新衣服穿在身上,精心打扮了很久,并且做了几样卫忠国最爱吃的菜。母亲和保姆也不甘落后,把房子的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所有物品一律摆放得井井有条。
当卫忠国回到家门口的时候,正好听见屋里的三个女人的欢声笑语。这种环境与战场、医院的环境相比截然不同,他一下子竟然适应不了,准备敲门的手又放了下来。
“妈妈,您快来帮忙,把做好的菜端到饭桌上去。忠国乘坐的车早就到站了,他现在肯定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白歌那银铃般的声音传到了屋子外面。接着,里面又传出来母亲的声音:“瞧你又紧张又高兴的样子,差点就把自己姓什么都忘记了。”
白歌笑得像朵花,满脸都能看到甜蜜。她开开心心地炒好最后一道菜,一边解下围裙,一边幸福地笑着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有哪个妻子知道丈夫从战场上平安回家的消息后,不是又激动又高兴的?”
卫忠国原来还很担心白歌会为流产的事情想不开,现在从她的声音中能够听出来,丈夫平安回家的消息已使她远离了悲伤。在门外站了一会儿,他轻轻地敲了几下门,喊了声:“妈妈,白歌,我回来了。”
屋子里突然没了声音,过了不久,又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接着,门被打开了,饭菜的香味飘了出来,这是卫忠国最喜欢的气味。
几个人在门外呆呆地站着。过了不知多久,卫忠国看看妻子,又抚摸着母亲额头上的皱纹,忽然张开双手,把她们抱在怀里。此时的白歌仿佛成了一只可怜的小鸟,放开喉咙,躲在丈夫的怀里“呜、呜、呜······”地哭了。
一位住在附近的老奶奶碰巧在这时候拉着自己的小孙女从这里路过。只有五岁的小女孩眨了眨圆圆的眼睛,奇怪地问:“白阿姨,您怎么哭了?是不是叔叔欺负您呀?”
老奶奶吓坏了,赶紧拉开小女孩,说:“对不起,小孩子不懂事,你们不要往心里去。”
白歌羞得脸都红了,捂着嘴“噗哧”一声,破涕为笑。她檫掉泪水,摸了摸小女孩的头,说:“因为叔叔打了胜仗,现在平安回家了,阿姨今天高兴得掉眼泪。这叫喜极而泣。”
小女孩有点不明白,惊讶地说:“什么?高兴也会让人哭?阿姨小的时候一定是比我还爱哭。”
白歌的脸更红了,赶快跑进屋里,拿了一只鸡腿出来,请小女孩吃。
“谢谢阿姨。”小女孩很有礼貌,用双手接过鸡腿,手舞足蹈地说,“奶奶,快走呀!我们一起回家吃鸡腿。”
老奶奶尴尬地说:“再见。”抱着孩子慌慌张张地一路小跑离开了。
“有话进屋说吧。”保姆提起卫忠国的行李袋说。
进到屋里,卫忠国摸完桌子又摸椅子,最后又端起装满菜的瓷碗闻了闻,说:“家里就是不一样,到处都那么整齐明亮,跟前线的战壕和山洞比较,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白歌撒娇似的责备说:“你已经回到家里了,心里只许想着我们,前线的事情就别再提了。难道你吃苦还没吃够吗?”
母亲也说:“白歌说得对,不开心的事以后别再讲了。最好忘掉它。”
卫忠国站在饭桌旁,看着桌上丰盛的饭菜,拿起一杯酒倒在地上,说:“那么多战友把生命留在了战场上,我不可能忘掉前线。我吃的那点苦算不了什么大事。我们在家里享受太平之前,应该先把第一杯酒给他们喝。”
“好了,好了,现在你人也回来了,酒也敬过了,咱们开饭吧。”母亲心疼儿子,催促大家快开饭。
坐下开饭后,三个女人都没怎么吃,只是盯着卫忠国看,不停地往他的碗里放各种好吃的食物。看着这些已经在碗里堆成小山一样的饭菜,卫忠国又想起了在战场上吃的冷饭和干粮。他又一次在不知不觉中提到了前线:“家里的饭菜太好吃了。阵地上的食物比这些东西差远了,可是为了活下去,谁也顾不上味道如何,只要是可以吃的,就要往肚子里吞。”
母亲心疼地说:“既然回到家了,就放开肚皮多吃些好东西。”尽管她也是一个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兵,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