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雍凉风云 > 第五十三章 冯翊道徒、智擒苻重

第五十三章 冯翊道徒、智擒苻重

奉为国师,又应其建议改元“太平真君”,并受邀亲往“玄都坛”受符箓,此后北魏历代皇帝继位,都要“登坛受箓”。

寇谦之革新后的天师道也吸收不少佛教义理,且寇氏早年曾受后赵国师佛图澄恩惠,他本人并无排佛之意。但拓跋焘崇奉天师道后,受到崔浩等人挑拨,于是下诏灭佛,杀各州僧人、毁佛像,并禁止百姓信佛,史称“太武灭佛”。

与执意灭佛的崔浩分道扬镳后,寇谦之自感年事已高,以拓跋焘名义在平城桑乾川以南、南都新平城以西的恒山脚下,修建静轮天宫,太武灭佛十年后(448年),寇谦之死于未建成的静轮宫,至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方才修成,即玄空阁,后世改玄为悬,称悬空寺。两年后(450年),奉命纂修国史的崔浩以“尽述国事,备而不典”被拓跋焘诛杀,并尽戮其族,又两年后(452年),饮马长江,使刘义隆落得仓皇北顾的拓跋焘,时年四十五岁为近侍宗爱弑杀。

书归正传,骊山为秦岭支脉,传说中女娲在此“炼石补天”,显然远古时期人们就知道这里有矿了,周幽王在此留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秦始皇陵也建在骊山脚下,周、秦、汉、唐都在骊山围绕温泉修建宫室。

之所以称作银矿,只是因为富银,银矿石中往往还有金、铜、铁、锡、铅、锌等元素伴生,骊山的矿石开采自秦、汉以来就时断时续,并不是在北魏南迁统治重心后才新发现的。

自苻坚任用王猛改革以来,前秦除了在骊山设冶官开矿,在长安北面的三原、铜官护军辖境内,也设有冶官,分别制陶、采煤,在长安城西北,更是集中工匠五千余,打造规格统一的甲械。

吕德世出公差,吕宝仍为都统在长安周边负责练兵,吕延、吕方在洛阳吕光麾下为将,吕他时为中兵将佐在苻丕麾下从征襄阳,长安吕宅迎来送往的日常事务,就落在一群妇孺肩上,期间每逢宾友登门或回访旧交,都是暂由吕光庶次子十三岁的吕弘出面。

吕光为解苻重疑虑,以吕纂娶妻为名,修书邀长安亲族与会,信中还言及为子侄辈与河洛望姓议亲,老宅众人觉得婚期十分仓促,大多抽不开身,难以赶去洛阳,更不知吕光、窦冲所谋计策,只得由家将吕阿豺以私兵护送吕光妻妾石氏、赵氏,携吕弘、吕隆、吕绍、吕超、吕纬几个年岁稍长的子侄兼程赴洛,旬月即至。

朝中有人为此说于苻坚,言吕光将反,思及年少时在邺城的同窗之谊,与窦冲离京时的分析,苻坚暂时选择相信吕光,一面当众表示“长史吕光忠正,必不与之同。”一面传命吕光立即逮捕苻重,槛车送来长安,这也意味着其对吕光的最后通牒。

前秦建元十四年(378年),十月末,吕纂婚宴当日,吕光以取来长安妻子,稍稍取信于苻重,更假称将去信吕德世,率骊山数万矿徒袭据潼关,以包夹之势胁迫陕城大军倒戈。但苻重赴宴时,仍有百余亲兵护卫,随时可遣骑从传令郡府、武库、仓场,及城中关防,调集甲卒来援。

洛阳吕光宅邸中,僮仆私属并未武装起来,面上亦无紧张、慌乱,任有军职的吕延、吕方不仅没有异动,还为侄子婚宴告假,苻重及其卫士的警惕性也随之下降。实际上,知道婚宴真正意图的人,不足一掌之数,保密做到了极致。

吕光、窦冲自然是主谋,杨桓则是最关键的一环,前去迎亲的吕纂也被蒙在鼓里,一众人都没想到,后队僮仆所抬妆奁中,所谓的陪嫁财货尽是甲械。

至午后,新人礼成,随着酒宴正式开始,负责具体行动的数十名吕氏私兵武装到位,但也只有作为部曲督的吕阿豺,在婚宴当日才被吕光临时告知,这些来自长安的老宅私兵身家性命都依附于吕氏,忠诚毋庸置疑。

暮色降临,宴席将散时,与会宾客尽已醺醺,吕光此时才下令发动,苻重的防备已然降到最低,其麾下护卫也已懈怠,有骑士奉命欲突围调兵。吕阿豺率甲士成功拦截,但受创十数处,事后伤重不治,吕光以此功绩为其子吕大赐名吕元,又取字玄伯,仍与吕隆为伴,同入太学受教。

事后,吕光控制赴宴将吏,凭借军中威望,在以杨桓为代表的河洛望姓支持下,迅速接管洛阳周边军队,迫使亲附于苻重的军队投降,至十一月中彻底控制局势。

同一时间,巴西郡人赵宝在武始以南起兵,响应东晋,欲攻汉中。前秦攻取梁、益二州时,被迫投降的梓潼太守周虓,趁机将洛阳兵变一事,以密信传与桓冲,又找机会逃离长安,结果在汉中泄露行藏被追兵擒获,但随后就得到苻坚赦免。

而寇氏因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