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阿婆手上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顿,须臾,声音刻意压得很低地回,“你是个好孩子,不必言谢,我一个老婆子整日闲的没事,你陪我在山里说说话,我心里舒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他要的不过是陪伴罢了。
藤条抽丝,将芭蕉叶打成包裹状,扎口,寻来长短粗细都合用的断竹做扁担,两端穿过藤绳将所有叶包串上。
三十来斤并不重,柳泠泠担在肩上试了试,轻如牛毛一般,原主力气还挺大。
二人相携往回走。
一路上,钟阿婆就像在叮嘱孙辈,细无巨细教一遍。
“回去立刻将菌菇摊开通风,干一点没事,千万别沾水别沤着。”
“恩恩。”
“菌菇别在村上卖,这些人不会花钱买山里有的东西,你去五岔路口的小市集找货郎,他们会买下菌菇,也省得你跑到更远的市集。”
“五岔路口?”
“就是十里外,五村交汇处的路口,有货郎会在那收各村带出来的山珍野味,你只要卖给他们就行,不能去晚了,过了晌午他们就走了。”
柳泠泠明白地点点头,货郎应该是中间商或是批发商一类的人。
“我看你跟许家关系好,你明日卯时六刻就在村口等着,他的牛车正好过去,你搭他的车去五岔路口,但是回来嘛,可能要步行了。”
“我知道了婆婆。”柳泠泠甜甜应下,停下歇了口气,换肩膀挑担子继续走。
一回头却见钟阿婆还停在方才她歇脚之处。
“婆婆?”
钟阿婆拄着拐杖,露出和蔼的笑,朝她摆手,“快走,快走吧,别让孩子等急了。”
柳泠泠眼底一下就湿了。
西斜的阳光落在钟阿婆挺直如杆的身影上,却是那样高大慈祥。
就像儿时,外婆站在村口目送上学的孙儿那样,恬静安然,却满带祝福和关怀。
柳泠泠后悔,当时在山边想说却没有说出口的那句话,为什么就没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