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还是我们各事业部自己完成,说白了,咱们的人就算是租住在旅馆,也得先去办事。”
刘明希追问道:“那我们的工作重心是组建销售网络,还是完成销售额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销售网络,怎么把东西卖出去,但这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两三年能有个成效就不错了,首要是以四大明星产品为利剑,扎进市场留下名号,顺带完成本年度销售额。”
罗学杨虎虎生威,说道:“我们和优选对玉阑附近三省的经销网络铺设得比较周全,能深入乡里,以之为根基,加大营销力度,是成功的保障。岭南有沈长明坐镇,要视作第二根基,亦是作为青云凉茶上市的铺垫。
这两点抓住精耕细作,辅以华东、华北,还觉得两亿数额遥不可及吗?至于剩下的,徐徐推进就是。”
刘明希挠了挠头,道:“我确实信心更足了。”
等众人一一讲明问题之后,罗学杨做如斯总结。
“朋友们,我罗学杨不是急功近利,要拿饮品事业部做进身之阶,逼着大家呕心沥血,真要上升,副总经理就摆在我面前。之所以下到事业部,是这件事对公司而言,真的很重要,我们带着罗总的期许,也承载着全体职工的期望。
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着急销量翻番,两亿销售额是不是好大喜功,就不能慢慢来,稳一点么,还符合青云一贯的作风。
可是啊,时不我待,如果能慢慢来,罗总何必调整青食架构,把各个业务分开,像以前一样,搞研发的搞研发,搞生产的搞生产,不用为旁的事担忧,我也觉得美好。”
罗学杨慷慨激昂:“对内,健力宝、娃哈哈这样的对手风头正盛,都是饮料,买了他们家的产品可能就没钱买青云的。
再者,青云开创的茶饮料、果粒橙都是一时风气之先,等他们遇到瓶颈期或者野心勃勃想要开拓,能不插一脚么?做儿童营养液壮大的娃哈哈,已经在研究果奶,等果奶成功,下一步是什么显而易见,我们自诩全面的业务线,就会是人人想咬一口的肥肉。
对外,两可乐联手扫平国内可乐品牌,曾经红火的崂山可乐、山海关、八王寺、江城饮料二厂,都已倒下或者正在倒下,他们的渠道将会把可口可乐流遍各地市场。
经销商是不讲忠诚的,谁能让他赚钱,他就能销售谁的产品,优选能把可乐、健力宝、娃哈哈引进陈清,将来也一定会把更多的同行带进来,倘若我们不能占据一席之地,将来就没有立足之地。
这一天还不会远!
江城建了专门的岛商投资区,跟我们业务最贴合的宝岛食企马上就到,许多濒临倒闭的国营工厂正在积极寻求转型,饮料方便面都是香饽饽,朋友们,居安思危啊,谁都不想辛辛苦苦折腾出来的产业,禁不住狂风巨浪垮塌吧,大家伙以后还指着他过活呢。”
罗学杨的话一点没夸张,随着开放持续,越来越多人相信华夏的诚意,非但海外人士将目光转过来,大江南北亦是群雄并起。
饮料也好,方便面也罢,都不是锁死核心科技,别人一点模仿不了,以可乐而言,可口固然牛鼻轰轰,百事照样走出自己的路,国内更是无师自通,崂山、天府、少林各种口味任君选择。
比到最后,一定是贴身肉搏,靠营销宣传,靠差异化,靠各种各样的妙招取得微弱优势,可口与百事,同一跟康师父的竞争就是很多同行的典型例子。
青云想要取胜,只能在这上面发力,要靠资源和关系,很难。
两乐这种巨头是庞然大物,以可口而言,它在内地开设原浆厂时,正攵策绝不允许外资全资,但人家要保密配方,怎么办?特事特办。一家公司建两家厂子,中外各占一半股份,其中原浆厂全由可口自己拥有,装瓶厂给中方拥有,于是乎两全其美。
在发行上更是了不起,中字开头的华粮可乐跟老牌不列颠豪商太古可乐共分国内市场,这般情况,谁能影响可口的销售?(此时还不是,可口自己拥有许多装瓶厂,后来都出售了。)
而宝岛品牌,现在还不能说是惠岛,但真的非常需要人家的投资,自然而然要多些优待。
算来算去,还是健力宝娃哈哈妥帖,最起码香江清兰的虎皮摆在那里,不需要对他们弯腰。
罗学杨也不知道自己一番话能对众人起多大作用,但还是得这样的流程,老话说有言在先,已经强调过意义重大,问题严重,还要倏忽,还能轻慢,那就休怪做总监的手下不讲情义。
王彬目视众人陆续在会议纪要上签字,心里难免感慨,这等同是军令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