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研学的活动已经告一段落,很遗憾地是亦霖的老师没有拍些照片做纪念,只是弟弟亦霖自己用电话手表拍摄了几张,不过有这几张以后,未来再翻起也是种记忆吧。
这三年,哥哥亦柏跟弟弟亦霖少了一年两次的的研学活动,这不今年总算可以补起来了,弟弟亦霖很是兴奋,一早就让我准备好他旅游的系列用品,然后因为今年广东的天气也是,雷暴频繁,这个研学活动也是一推再推。
这不好不容易定了时间,我一翻天气预报,还是时不时会有点阵雨,但是孩子们的兴趣高涨,学校也安排去研学,好吧,尽管天气不作美,不阻碍孩子们玩耍的心情。
研学,耕山小寨走起,耕山小寨位于东莞清溪银瓶录与惠塘高速片区,也位于大湾区中心地带,背靠大湾区,占地面积约300多亩,是以绳结文化衣耕文化为载体开发建设的自然研学项目。
其实说白了,就是让孩子们体验下过去的农耕生活,现在城市的孩子对于农村中的养牛,插秧的生活也一无所知的,如今让他们去体验下,他们回觉得兴奋无比,这不,弟弟亦霖千交代万交代,让我给他多备套衣服,他好到耕山小寨去下田插秧。
我打趣地笑道,如果碰到蚂蟥怎么办,臭小子,百度地很全面,也知道蚂蟥,我说你不害怕么?他说他不怕,男孩子,果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
其实说到蚂蟥我都发怵,因为我小时候是住在城市,可我外婆家在农村,小时候跟表哥表弟一起插过秧,虽然是戏耍,但是那蚂蟥爬到小腿上的感觉一直是阴影一般地存在。
可弟弟亦霖貌似真的不害怕,还跟我说,如果碰到蚂蟥,不能硬拽,要记得拍打,让蚂蟥掉下来,免得蚂蟥把口器留在皮肤上,引起感染。
如今互联网的时代,小孩子们懂得还真多,好吧,出发研学在孩子们一片欢呼声中举行了,孩子们可不管天气如何,这仿佛也影响不到他们游玩的心情。
可是作为父母的我们,一直关注着天气,关注着孩子们校车的行驶,关注着孩子们中午饭吃得可是安好,好在天气还是很给力,一上午天气都不错,孩子们玩得很尽兴,老师们偶尔的照片视频,让父母似乎练就了“火眼金睛”地寻找自己的孩子,哪怕是一双鞋,一个水壶,一个背包,都能轻易地判断哪个是自己的孩子,真是难为了父母。
可是到了中午,阵雨还是出其不意地来了,电话弟弟亦霖,他说叫不要担心,他有一次性雨衣,说导游发的,看样子装备还是挺齐全的,然后还没等我问第二句话,弟弟亦霖电话已挂,算了,不打扰他沉浸旅游吧。
等晚上回来,还好,阵雨他们是避过,问其这次研学感觉如何,他说挺好,零食自由,野外活动自由,就是遗憾地是他脱了袜子准备下田感受插秧的乐趣的时候,老师们说那是高年级的活动,弟弟亦霖茫然地问我,妈妈,四年级不算高年级么?这个问题,那确实有点“难”回答。
不管怎样,这次耕山小寨的活动还是挺完美的,玩了皮划艇,水上拓展,丛林穿越,非遗手工,多人秋千等等....相信这些储存在孩子们的脑海里,他们的童年原来除了书本还有诗跟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