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天方夜谈 > 第19章 19521976年南疆往事

第19章 19521976年南疆往事

日落!

瞑目!

仿佛姥爷早已算准了离开的时间。

一切如此突然,像是在做梦!

……

处理姥爷丧事的那三天时间里,我整个人一直浑浑噩噩,仿佛一具行尸走肉,提不起任何精气神。

待办完丧事,我打开姥爷给我的牛皮包,发现包里除了一个手工缝制的日记本,还有一个犬牙吊坠。

吊坠造型十分别致,牙根处磨平后被掏空了一半,外面镶嵌了黄金,看起来金光闪闪,甚是精致。

这种犬牙饰品我从未见过,看着更像是一个口哨。

我没有戴吊坠玉佩之类的饰品的习惯,但为了缅怀姥爷,我最终选择将这个镶金犬牙哨戴到脖子上。

包里还有一个军用水壶,水壶的正中心两面刻有“毛主席万岁”,底部印有“援疆先遣队六纵”,时间是“1952年”,没有月份。

另外一个东西是一把类似于尼泊尔军刀之类的冷兵器,刀面黑乎乎的,没有任何光泽,看不出材质是钢制还是混合金属,拿在手很有分量。

这把短刀很别致,美中不足的是刀鞘做工太粗糙,因为时间太久的缘故,不知道什么皮制作的刀鞘外还泛着类似包浆之类的亳光。

包的最底下是两块巴掌大小的古生物化石,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也没能看出是哪种动物的化石。

比起姥爷留给我的几个物件,我更好奇的是那本日记。

日记封面用羊皮制成,表面已经发黄,由于日记本看起来很像姥爷自己手工缝订的杰作,因此这个厚厚的日记本做工很一般。

我怀着巨大的好奇浏览着日记的内容,读着读着竟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

日记内容起始于1952年,援疆特别行动队,也就是后来的先遣队六纵,被秘密派往塔克拉玛干一处绿洲安营扎寨。

驻地是沙漠里的一处绿洲,距离罗布泊古址差不多四十公里。

与先遣队一同进入这片绿洲的还有当时国内许多隐姓埋名的科学家,属于当时的最高机密。

起初我的姥爷以为这群科学家旨在研究原子弹之类的高端武器,直到两年后的一次特殊行动,他才知道驻扎南疆荒漠的这批科研人员在研究什么!

1954年,姥爷所在的驻地部队接到上级指令分三批进入罗布泊营救一批科考队,误闯一片禁区,后来纵队人员死伤惨重,很多人救回驻地几乎成了疯子。

在姥爷的日记里,他们营救的十八位科考队成员中只有一位幸存者,这人后来被强行控制秘密送往了其他驻地,最后是死是活还是被量刑不得而知。

日记中姥爷提到他在营救科考队的过程中遇到过沙尘暴,后来迷迷糊糊中似乎看到了海市蜃楼,到了一处宫殿。

姥爷对于宫殿的描述很是详细,看着并不像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或者杜撰,其中细节包括宫殿风格、格局、布局,甚至是建筑浮雕和一些纹饰的介绍,让人一看就充满画面感。

可是等沙尘暴过去,姥爷从黄沙里钻出来,手里握着的是两块古生物化石,眼前漫漫黄沙,身边根本没有任何宫殿的影子。

根据日记里姥爷的奇怪经历,我看了看姥爷给我的这两块古生物化石,我打量了四五分钟,始终看不出这石头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

日记里也提到了这把短刀,这是姥爷他们找到科考队返回驻地的途中,在一堆干尸旁边发现的,一共有四把这样的短刀,我姥爷留了一把,剩下三把落入了他的三名战友手里,不幸的是姥爷的战友先后陷入流沙,为确保营救的科考队人员安全,他们最后全部葬身沙漠。

第二批营救小队,最后只有姥爷一人活了下来。

第一和第三先遣队人员大多因为伤残和精神问题被送进了西北某处的疗养院,之后就连姥爷也没再见过他们。

同样的,十八名科考队成员也只有一位幸存者!

这人姥爷在日记里没提到具体姓名,不知道是为了保密,还是这人身份特殊,姥爷压根不清楚这人身份。

为了营救科考队,援疆先遣六纵付出惨重代价,牺牲六十九人,活下来的,神志正常且没有缺胳膊少腿的只有姥爷一人,其余人员后来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精神问题。

姥爷无疑是庆幸的,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才意识到他们这批人入疆人员,并非研究什么尖端武器,而是在揭秘一种特殊的微生物。

十年特殊时期,南疆驻地发生巨变,因为白天需要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