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好。
散会后,韩博士向陈悦走来:“原来留校的是你啊。”
见韩博士主动与自己打招呼,陈悦受宠若惊,神情有点拘谨:“韩博好!”
毕业设计期间,韩博士也和叶念慈一样有时到单板机室来,陈悦认识他,也跟他打过几次招呼。韩博士也认得陈悦,但没有注意过他的名字。韩博士每次来实验室总是一解决完学生的技术问题就匆匆地走了,连他自己组的学生都觉得和他有距离感。而叶念慈不同,解决完学生的问题后经常会与学生拉拉家常,特别是关心一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为学生指点一下迷津。
“我前几天才听赵容说当时唯一报我课题的就是你。”韩博士爽朗地笑了,这是陈悦第一次见他笑,原来他笑起来也是很可爱的。
陈悦谦恭地说道:“是的。希望以后能跟您多多学习。”
韩博士很热诚:“你不用谦虚的,希望以后我们有机会多多合作。”
韩博士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的规划。他正在申请移民,考虑的是如果自己移民失败的话,可能以后很多事情、尤其是他的科研要依附陈悦的单板机室,所以先跟陈悦打好关系。而此时的陈悦既没有宏大志向,甚至连“人生规划”这个词他都没有听说过,他心里唯一的愿望是将工作做好,成为一名好教师。
———
新的秋季学期开始了。
开学后不久,言老师打电话到五楼机房给王志超,通知他和陈悦到财务处去领工资。
陈悦和王志超兴奋无比,一起到了财务处去领他们的第一次工资。大大出乎他们意料的是,领到的是6月半个月和7月的工资,差不多200元,两人都欣喜若狂,笑逐颜开。
王志超笑容满面地问出纳:“学校为什么这样好,多给我们半个月的工资?”
出纳问:“你们是6月下旬报到的吧?”
陈悦和Z80的机器码打交道多,练就了对数字记忆的超强能力,他打过一次的电话就能记住号码,日期、商品单价等他也是只要接触过便难忘。他说:“是的,我们是6月29号报到的。”
出纳笑了:“15号或之前报到可以拿一个月工资,15号之后报到半个月工资,这是政策。你们也太幸运了,如果你们迟两天报到的话就少了这半个月工资了。”
陈悦和王志超都对出纳说了一箩筐的谢谢。
两人回到单板机室后,王志超的脸上还挂着笑容,刚一坐下就问道:“陈悦,你第一次拿工资准备怎么用?”陈悦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他潜意识里母亲抚育自己成人,工资当然是交给母亲,然后跟读书时一样,母亲再给钱他买饭票、菜票和零用。当时的饭堂是要先买饭票、菜票,再用它们去打饭的。饭票、菜票要分开买,是因为买饭票需要使用粮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内物质高度匮乏,国家在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时,必须对粮食进行宏观控制、统一调剂。
1955年8月,国家开始对市镇人口实行定量、凭票供应粮食。同年9月,全国通用粮票正式发行使用,油票、布票、肉票随之出现。4年之后,地方上的各种票证已经增加到12种:粮票、肉票、食用油票、布票、棉絮票、鸡蛋票、白糖票、鱼票、糕点票、香烟票、肥皂票、碱面票等。1961年,我国凭票供应的商品一度达到156种,工业品中的68%、副食品中的90%都凭票供应。“几十年间,无论票证如何种类繁多,粮票的崇高地位始终岿然不动,有“神州第一票”的雅号。事实上,粮票在某些时候甚至比钱还重要。在那些为了粮票精打细算的年月里,亲友之间偶尔串个门,若主人留饭,什么不带都不要紧,粮票得带上。关系再好,人情再浓,学问再高,也难以迈过粮票的坎。
1984年11月,深圳经济特区(不含宝安县)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1993年,被称为“中国第二货币”的粮票退出流通,实行了近40年的统销制度也成为历史。粮票消失的背后,是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粮食保障能力的快速提升。一张小小的粮票,它在无声的岁月变迁之中,蕴藏着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的深广内涵。
陈悦毫不含糊地说道:“交给我妈妈。”
王志超笑嘻嘻:“这么孝顺啊?!我呢,刚才想好了,先买一大罐饼干吃个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盒饼干能吃哭的年代已经过去,但仍然有些困难家庭还要为温饱问题发愁,王志超的家境大致如此。
陈悦笑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