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棉花种植业的持续发展,魏国每年出口的棉花跃至六百万包,财政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但就算出口扩大了数倍,但收入却涨得不高。
魏源闷声道:“往年一包棉花得六七十龙元,如今跌至四十,三十,去年出口涨了,赚得钱反而平了!”
“都怪美国,他么的出口一千万包,快接近内战前了,听说今年还在涨,棉花还得跌!”
听得这话,宰相们也沉默了。
棉花被誉为白色黄金,每年能够给魏国带来上千万英镑的收入,巅峰时期更是达到了3,000万英镑。
截至如今,魏国一年财政收入也才两千万英镑,棉花就占了一半。
剩余的一半,则又是矿、粮、税等,税收占比不到两成。
可以说,棉花就是魏国的命脉。
钱新德作为首相,沉默了一会儿,这才开口道:“英国市场也被美国人搞乱了,一直在压价,如今来看,只能出口至国内了!”
“国内市场还大得很,只是价格低了些……”
从海运的成本来看,越过大西洋比越过太平洋成本低多了,出口到大明也只是缓解压力。
“依我看,还是得自食其力!”
曾国荃拍着桌子道:“六百万包出口,这要是织成棉布棉衣,起码得翻两三倍,英国佬就是赚得这买卖!”
“咱们也开了工厂,也能卖!”
“没那么容易!”魏源摇摇头:“工厂机器、工人,以及销路都成问题。”
“成本太大了!”
说白了,轻工业不是你想有就有的,最大的要求就是市场。
英国轻工业的崛起,就是葡萄牙、西班牙等殖民国家有大量的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工业也不发达,从而得到倾销。
如今随着殖民地的广泛建立,英国生产的纺织品又销往殖民地,形成了闭环。
魏国的市场在哪里呢?
几人想了想,除了自己个,只有北美诸国和南美了。
“北美五国加上总督府,人口千万,而南美诸国都国小民寡,只有巴西和哥伦比亚值得一看!”
魏源叹道。
偌大的南美洲独立才几十年,人口大国只有哥伦比亚和巴西,其他的两三百万就撑死了。
这两国可不一般,以老大自居,根本就不怕魏国,市场也是封闭状态。
“小国也不容忽视!”迪亚斯作为老末,也开口说话:“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市场。”
“咱们人工低,棉花价低,卖得便宜些,到时候照样也能赚钱!”
“这话不假!”曾国荃赞同道:“加一起也能一两千万,也是个不小的市场。”
“等咱们的技术成熟点,也能出口到欧洲去!”
几人纷纷赞同。
南美如今属于魏国的半个后花园,话语权不小,卖些东西属实正常。
接下来聊的,自然就是一些俗务。
如这几个月又添了几十万的移民;某些牧场主越界开垦荒地,亦或者某些印第安部落不服王化等。
随着魏国建立时间越长,移民越多,其胆量就越足。
至今日,魏国的东方移民已经突破了七百万,达到了墨西哥人的一半。
人口充裕就带来了兵力的充足。
自此,对印第安人的怀柔政策就变了。
昔日的自治被打破。
印第安人被强迫要求接受行政划分,接受汉话教育,并且进行广泛征兵。
魏国上下发现,想要让这些与世隔绝的印第安部落融入社会,当兵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因为军队里有文化教育,可以让这些士兵们开阔眼界,然后以一带多,效果明显。
许多部落顽固不化,自然会得到军队的问候,被打散开来。
路郡的事,反而显得不怎么重要了。
十几万法裔居民,散落在半省规模的路郡,简直是百里不见人烟,不足为虑。
不过,德郡的人口容纳已达到上限,路郡地广人稀,是最合适的移民地域了。
“请问,这里是西河镇吗?”
安德顶着一张混血的脸,在小镇门口徘徊着,望着一群印第安人,颇有几分不适应。
在墨西哥,混血在城市及周边,穿西装讲西班牙语,而印第安人则盘踞在广泛的农村和山岭,说的是土话,穿的是兽皮、土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