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与淮阴侯相比?”
公孙瓒不再多言,只是大笑一声,随后又是领剩余还有作战能力的五千骑兵,随着北方,继续奔驰过去。
能将刘虞和韩信拿来对比,就已经够让人笑掉大牙了,至于真实情况如何,那已经不重要了。
或许刘虞真的想靠着背对渝水,能使麾下那些溃逃的士卒重新激发斗志,但真实的背水一战,可是在特定的地势情况下产生的。
更何况公孙瓒领的是骑兵,没有大山的险阻,他的人马可以来去自然,完全可以一直使用迂回战术,不断消耗刘虞,为何要与他背水一战呢?
且背对渝水,又不是真的没有退路,昌黎以南是有山的,而昌黎以北,除了那渝水,就没有任何能够阻挡马蹄的地势。
在他看来,刘虞此举,完全就是那一岁大的孩童,还没学会喊爹娘,就已经尝试行走,岂能不让人笑话?
现在追击上去的话,马速已经没有先前那般迅速,公孙瓒已经让能换马的骑卒都换了马,奈何养不起那么多马匹。
还是有一半骑军的马匹已经有些疲累,所以只能放缓行军速度,就算公孙瓒晚些追赶上去,也无妨。
从昌黎到阳乐,哪怕是骑兵,也要日夜奔驰,一天一夜才能赶到。
就以那些溃军的模样,且大多数都是步卒,根本就逃不掉公孙瓒的手掌心,且就算刘虞逃到了阳乐,他也根本不担心。
因为,还有公孙越那一关的保障,刘虞是跑不掉的。
若是真的不能生擒刘虞,那幽州的归属可就不一定是他公孙瓒了,赵瑾,袁绍,说不定就会有所动作。
而此时二者对峙,没有派多余的兵力攻打幽州,又或许是觉得刘虞深得民心,此时进军幽州。
哪怕夺下来,也会耗费不少兵力,反而要得不偿失,众人都知道,冀州富裕,幽州今年都被刘虞免了赋税。
若是他人攻占了幽州,是继续免税呢?还是推翻刘虞的政令,征派赋税呢?
免吧,那打下这幽州,收不到赋税和粮食,还要加派驻军,分散兵力,得不偿失。
可不免,又会激起民怨,幽州免不了动荡。
公孙瓒还是理性的,知道刘虞杀不得,但也不能放他回幽州,以刘虞在幽州的名望。
只怕百姓都会站上墙头守城,公孙瓒是非常不愿看到这一幕的。
为了大胜之后掌控幽州,此时公孙瓒是万万杀不得刘虞的。
至于彻底接管幽州之后,是杀,是留,那就要看自己的心情了。
要说公孙瓒大度不记仇,那无疑是说违心话的。
他不杀刘虞,是因为不杀他,远比杀了他更有益处。
公孙瓒之所以不亲自追杀上去,而是继续冲杀其大军,便是一开始就没打算杀他。
看着一个个溃军变成降卒之后,大局已定,公孙瓒也顾不得擦拭脸上灰红的污迹,大臂一挥,继续策马追击而去。
田豫望着一名名骑兵的背影,被那夕阳隐射在染红的大地之中,心中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