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即便季安然非常不愿意去录女主角,但是,也被其他人员给强迫接下了这个角色。
别看工作室里的配音演员,平时像小绵羊一样,但是拿出工作素养的时候,一个个头头是道的,口才还特别好,一人一句都把她给怼的接不上话。
最终,她只能无奈的接下了这个角色,她实际上不是很喜欢拍译制片,因为她总觉得译制片说话都阴阳怪气的,抑扬顿挫非常丰富。
季安然还是比较适应,国产电视剧、电影的说话方式,但是没办法,既然接了,那就只能认了。
谁让她的声线,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呢,等到他们真正在录《蝴蝶夫人》的时候,终于发现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就是网上网友曾经说过的对口型问题。
《蝴蝶夫人》说的是英文,但是他们说中文,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完美的对上口型的。
但是在这之前,她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每个人的口腔结构几乎都差不多,那么在说话的时候,总有一些大致的口型会重复。
虽然发的音不同,但是口型基本类似,他们可以钻这个空子,勉强去搭上这个口型,或许就没问题了。
然后就有人问了,“那毕竟是两个国家的语言,我们该如何完美对口型呢?”
季安然突然想到,之前在拍电影、电视剧的时候,有一些新人演员背不会台词,导演就会让他们站在镜头面前数数。
那……从一数到七,跟读台词肯定区别非常大,但是如果后期加上配音,当观众在不仔细看,真的看不出来,演员到底是在背台词还是在数数。
所以说,季安然抓住了这个方向,仔细研究了一下,人们在念数字时的口型。
发现那口型做的非常夸张,几乎是发音发到位,才能把数字完整的数出来。
她就想到,只要在录译制片的时候,语调变化多一些,把四个音调都给拉到极致,这样的话就能跟外国人夸张的语气,完全能对得上了。
虽然不可能是逐字逐句的对上口型,但是大体看来是差不多的,只要能追求有一半相似,那么这个译制片就是成功的了。
而且除了对口型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大关,因为英文说起来非常快,而且英文单词又很长,对于一个同样的场景,用中文说的话可能几个字就说完了。
因为中文有非常多的四字词语,但是英文中没有那,些就需要长篇大论的去概括。
那如果说,按照中文的说话方式,很有可能会造成,说的台词对不上情景的问题。
他们还需要在原剧本上,做一些改动,但是同时呢,又不能和原来的剧情人设产生干扰和冲突。
这就比较难了。
最终,还是季安然请来的三个编剧,开始像做手术一样唰唰的去改这个剧本,才勉强改到了,能够适应正常语速的程度。
比如说,如果一句话用中文来说,就是:我一脚给你踹到楼下去。
但是如果用英文,再给翻译成中文,放到译制片里,也许就会变成:哦,我发誓,我会狠狠的踢你的屁股。
这样的话,字数明显的变多了,跟之前的英文版本,恰好能对得上。
为了制造出外国人说话的语腔语调,他们还要多用哎,噢,哦这些语气词。
虽然看起来很傻,但是具体应用一下,就不会有那么多违和感了。
季安然坐在椅子上,耳朵上戴着耳机,眼睛死死的盯着显示屏,用非常夸张的语调去,念这些台词。
她感觉录完译制片之后,她的舌头都不太正常了,说什么话,好像都一上一下,阴阳怪气似的。
她念道:“噢,我的老伙计,你真是只愚蠢的土拨鼠。唉,是啊,没错,你能否认吗?达西先生!”
季安然总感觉,这样说话的时候,声带非常的滑,同时又非常费嗓子。
因为她的舌根,要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录译制片,真的比拍电影还要难。
她现在算是体会到了。
这也是季安然之前,不想掺和的原因之一,就是怕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但是现在也没办法了。
除了要录女主角之外,她还兼具着配音导演的光荣任务,要是早知道她会接到女主角,她就根本不会去接这个配音导演的活。
但是,她只能把自己一个人,劈成两半去用了。
季安然还要掌控着全局,时时刻刻盯着其他配音演员的动向。
剧中有一个女二号叫罗希,给女二号配音的,是一个很有名的配音演员,但是她一直拥有游走于国内市场,也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