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红楼梦之承影 > ☆丶五丶葬花吟

☆丶五丶葬花吟

歪在榻上,合眼浅眠,模模糊糊的梦境中,总是挣不脱惊心怵目的场面,直到黄昏时分,才在朦胧中睁眼,觉得心定了些许,只是神思倦怠。开口唤了莺儿扶她起身,想要询问园子里的情形。

方才在厅中坐定,欲唤人上前说话,冷不防看见了院子外熟悉的身影,正是尹昀。

他不曾入内,背身在院门外道:“贾府里正作法设坛丶请僧问道的,太太老爷们也全没个主意,府中公子和姑奶奶也未曾清醒,姑娘今日还是莫要近前去。”

只听了他这一言,宝钗没由来的全然信服。她回到里间,坐着写字看书,虽瞧不见门外的那人,却也心中安稳,不再受梦魇所惊扰。

如此过了几日,听说有个癞头和尚和个跛足道人,到了府上,取了宝二爷的那块玉开了光,祝了颂,悬在卧房之内,竟真有灵验,宝玉和凤姐一天好似一天,不几日人就清醒了。

宝玉病中被移到王夫人处亲自看视,等过了三十三日,这才痊愈了,又活蹦乱跳地回了园子来。

这天刚好是薛蟠生日,请了宝玉赴宴,宝钗也由此事,想起宝玉病愈后还未前去探望,于是听得他回了园子就走了来。不想宝玉身边一个大丫鬟叫晴雯的,这日里和别的丫鬟口角,心中正不痛快,见天晚了宝钗还过来坐,心中迁怒,故而老大不耐烦。

偏这时候听得又有人叫门,晴雯是平日里惯常使性子的,也不去开门,说二爷吩咐了,一概不许放人进来。

却不曾想院门外的竟是林黛玉,她素来是个心思重的,听了这话,不由得气怔落泪。此时偏又见宝玉送了宝钗出来,两相比较,更是悲从中来,跑回潇湘馆里,自是一夜凄风苦雨。

宝钗带了莺儿,加上院内的贾宝玉,并不知道这墙角花阴之下曾有人伤心欲绝。倒是出门之时,见到守门的大丫鬟满脸不快,忿忿之意不加掩饰,宝钗素知宝玉身边的丫头,难免与别人的不同,使性撒气也是有的,当下也浑不在意。

莺儿倒是好奇多看了两眼,素日听说晴雯的针线是难得的好,故而莺儿认得了她,也曾有过讨教之意,却听人说此女不好接近。

于是悄悄和小姐说道:“是晴雯姐姐,却不知谁惹了她,听说她从小跟在贾母身边,极聪明伶俐,都说她心性比官家小姐还要强。”

宝钗亦点头叹道:“心比天高,却不由自主,可惜。”

莺儿见小姐和她搭话,一下子也来了兴致,憨笑道:“平日里听人议论,说起丫头相貌,晴雯姐姐是拔尖儿头一个的,以后不知得了哪般造化呢。”她家小姐淡淡一笑,却不再接话。这世间人命数如何,早有限定,争得过人,争不过命。

薛宝钗在月色下,循着荷香缓缓而行。她对宝玉也不曾十分用心,何况是他院里的丫头。倒是让她想起,有天在宝玉房里见了那位叫袭人的,平日里素听人说是最本分不过的,那次却听她明指着宝玉和黛玉两人对着宝钗叹道,兄弟姊妹间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

要说贾府之中,由凤姐领头,府中上下无人不顺着贾母的喜好而行事,故而人人喜闻乐见那对小冤家整日里耳鬓厮混争吵拌嘴,不想宝玉房中却还有个丫头能说出这种话来。后来在姨妈王夫人房内,又听她说起袭人那是一百个妥帖放心,已知这丫头不可限量。

第二日,是祭花神的日子,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

宝钗与贾家姑娘以及李纨等都到了园子里,独独不见黛玉。大家笑道,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在睡觉不成?

宝钗笑着说,且待她去寻了林姑娘来。

她眼看走到潇湘馆,却刚好看见宝玉进去了,就住了脚步。

若是旁人,见了定要进去闹那两人的,但宝钗素知宝玉黛玉自幼情状不同旁人。黛玉若是有些不痛快的,多半也出在宝玉身上,就如同黛玉对着她时常话语带刺,多半也是因为那金玉良缘之说也是黛玉心上的刺了。若是她此刻进去,反倒让那二人不便说话,或又惹黛玉嫌疑,遂抽身回转。

先不提怡红公子不曾寻得潇湘妃子,更不晓自己得罪她深了,此时牵肠挂肚,少时更免不了一番赔罪剖心以表。

且说宝钗慢慢走着,想着这府中熙熙攘攘,来往之人,不是为名,便是为利。像他二人那般,眼中见了彼此,就再容不下其他的,倒也罕见。颦儿自负清高,自恃才情,却喜怒哀乐皆挂在一人身上。

这些却不是闺阁中的小姐应有的感慨,她也只是心头稍起念就散了。沿路而回,缓步赏着这春光,忽见前面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