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好了,王夫人打发人来问她这里可有上好的参。
薛姨妈忙打发人去取参,道是不论多少都寻来,挑出好的来给周瑞家的带回去。然后又细细地问出了什么事,宝玉好端端的怎么就这样了,可是又被他家老子打了?
周瑞家的谢过姨太太,坐下喝了一口丫鬟端上来的茶,面色这才好看些,就细细地说起了缘由。
“这事说来也是造孽哪。原是林姑娘身边的丫头,叫做紫鹃的,和宝二爷说了一句玩笑话,不想二爷就成了这般模样了,可把太太给急的不行了。”
薛姨妈诧异道:“紫鹃那丫头我知道,平日里跟在林姑娘身边是个稳重的,怎么也这么不知分寸起来。何况她是服侍姑娘的,怎么就跟爷们说起玩笑话来了?”
“姨太太你在府里住的时候也知道,宝二爷和林姑娘打小是一起在老太太跟前长大的,所以比别的兄弟姐妹更亲近些。最近林姑娘身上又不痛快了,每日里喝药也不见好些,宝二爷自是每日里都要去探望的。哪能想到紫鹃那小蹄子也不知道被什么蒙了心,就对着宝二爷胡言乱语起来,说是林姑娘总不会在府中住上一辈子的,不过一两年间,姑苏林家必有人来接她回去的。
您听听这话说得有多不着边哪,林姑娘父亲也没了,家里再没有人的了,她那边的亲戚有比老太太这外祖母更亲的吗?自从那年她送了父亲回来,就是自此在我家长久住下了。结果偏生宝二爷是个痴的,听了紫鹃那话竟也信了,一下子眼睛都直了,面色紫胀,唤他坐立喝茶,竟是无知无觉了。他屋里的丫头都慌了神,叫他奶娘来一看,只叫道不中用了,一屋子人都哭了起来。
到底是惊动了老太太和太太,过来一见到宝玉那样子都吓住了,问起来才知道是紫鹃说了什么才变成这样的。见到袭人把她领了来,老太太眼里都快喷火了,差点没把那小蹄子给撕了。宝二爷一见到紫鹃倒像是认得人了,抓着她不放手。等到紫鹃说出了原委后,老太太就流下泪来,说‘你也知道他是有呆根子的,何苦这样哄他呢。’偏是宝二爷仍疯魔着,听到姓林的就发急,看到船就说是来接林姑娘的,更是死命不肯放紫鹃离开。老太太无可奈何,只好吩咐紫鹃看着宝玉好生开解他,又找来太医问诊下药。”
薛姨妈听了道:“原是这样。宝玉本来心实,可巧林姑娘与他自幼亲近,这会子就这么说要回家去,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想来也不是什么大病,缓过来后吃一两剂药就好了。”
周瑞家的赔笑道:“可不是这理吗?只是太太见闹了这么一出,宝玉躺在床上有些气虚乏力的,又不想饮食,生怕落下什么病根来,要找参熬汤进补,才想起此前林姑娘病着,存着的参都送过去了,这不一时着急就打发我来问姨太太了。”
薛姨妈只说不碍事,还缺什么尽管来说。只是她近来有些头疼脑热的,这会子又被打搅了午觉,再坐着听了这长篇大论后,愈发觉得头风又犯了,等下人把人参翻出来,捡齐整的包了两根,就打发周瑞家的先带回去了。
然后把宝钗叫来,嘱咐她道:“那边府里宝玉病了,我本应该去探望的,但实在是走不动路了,你替我走一趟,好生宽慰下你姨妈。”然后又托付尹昀送姑娘过去。
宝钗走进王夫人屋里,见下面一堆婆子丫鬟站着,屏息静气地等着回话。王夫人的脸色难看得很,看到宝钗走进来,才缓和了些,拉着她到身旁坐了,问起她母亲在家里可好?
宝钗答道只是头疼咳嗽,不能吹风故而出不得门,又问王夫人近来可安好。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