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前,元妃赏了东西下来,薛姨妈与宝钗也有份。宝钗无心再问她的与谁人一样,谢过赏后,就吩咐丫鬟收了起来。
入京以来,薛姨妈还是头回在自己家中过年,儿女都在身边,又多了薛蝌宝琴在侧。虽不比大家族的热闹,一家人倒也和乐。她瞧着心里也高兴,除祭祖祀神外,还亲自看着下面的人置办年货丶打扫屋子丶准备守岁等事宜。
腊月里下了一场好大的雪,都说瑞雪兆丰年,看着雪景也心怀大畅。宝琴在一旁,却拉着宝钗说起那年湘云姐姐烤鹿肉联诗之事,笑着说再未尝过比那次的鹿肉更好的滋味了。
薛姨妈这天兴致正好,又素来将宝琴当自家女儿一样疼,听她这么说了,连忙吩咐下去,找出铁炉铁丝等来,给琴姑娘烤鹿肉用。
宝琴笑着说:“若还是像上次那样围炉烤就没意思了,我听说行人会在山中升起篝火,架上酒坛,坐在火堆旁烤肉,想来更有一番滋味。”
薛蝌素来对这个妹妹百依百顺,此时听了却笑道:“你也消停些吧,一会儿鹿肉还未架上,倒是在姨妈家里放起火来了。”
一旁的人也都笑了起来,薛姨妈叠声道:“不妨事,任凭琴姑娘挑个院子烧去吧。”
众人又大笑了一场,到底是尹昀走了出去,挑了个避风处,当真架起了篝火来。又让人在离火堆数丈外铺上厚实的裘毯,让宝琴她们离得稍远地坐着。
隆冬季节,太太姑娘们穿的裘衣斗篷都极易沾上火星,若是离火太近也不小心就会被灼伤,加之明火炙烤需要把握好火候,并非容易之事。宝琴虽跃跃欲试,也只能坐在一旁映着火光,看着尹昀一人在火堆前炙烤野味。
薛姨妈吩咐了下去,除了有鹿肉外,更把厨房里的各色野味尽数搬了来,盐和花椒等调料也满满地摆了一桌。
宝钗看着那桌上的各种味碟,忽然想起那年四姑娘要画大观园,她开了一张画具清单来给惜春,从绢笔到颜料无所不有,各种粗碟风炉锅罐等物也列了满满一单子,直叫黛玉在一旁打趣她要了这些作料好炒颜色吃呢。
想着这些往事,又忆起那日和尹昀论画的情形,不觉已站到他身后,在他侧过身拿调料时,偏头看着他问道:“那日问你可会作画,你却还未回答。”她见尹昀品评书画有独到之处,想要看他作画却未能如愿。
尹昀笑而不答,专心翻动着手中的野味,取了调料匀匀地涂上。不多时,香气四溢,令人垂涎。
宝钗也不由赞道:“又让我大开眼界,不曾想过你居然善庖厨。”
尹昀擡眼看她,笑道:“姑娘过誉,我也只会此一样罢了。”
开年后,薛家这一年里有两桩喜事要办,先是等梅翰林家回京时,送宝琴出嫁,紧接着就要商定薛蝌娶妻之事。
这日坐在家中,薛姨妈正盘算着两桩婚事所需准备的事项,忽而又想到了自家儿子身上。想着再过一年,薛蟠就二十了。这个儿子从没让她省心过,看着就到及冠之年,也该是时候帮他说门亲事了,或许媳妇进门后也能帮忙劝着他收心。
她拿定了主意,就喊来了薛蟠,将这个意思透给了他。薛蟠一听却是不乐意的,他生平虽喜欢沾花惹草,本不会推拒娶妻纳妾之事,但是想到娶妻毕竟和纳妾侍不同,只怕娶来的妻子若是个厉害的,成天和他闹腾,反倒拘束着他不得自在。
薛姨妈如何不知道她的心思,只对他言道:“你都老大不小了,还不想着成家立业,要我如何与你父亲交代。”
薛蟠没奈何,只得推道:“蝌弟也知先送宝琴出阁再娶妻,母亲还是应该先为妹妹打算才是。”
薛姨妈一听,不觉就皱起眉来,说:“你妹妹的事,要看你姨妈意下……”说了一半自知说漏了嘴,不肯再往下说了,薛蟠此时偏偏乖觉起来了,奇怪地问:“妹妹的事为何要姨妈来定,难不成说的是……”
薛姨妈擡头瞧见宝钗正走进屋来,忙打住了话头,把薛蟠撇在一旁,只顾拉着宝钗说起了家中的琐事。
等出了薛姨妈的屋子,薛蟠却叫住了妹妹,脸色古怪地瞅着她,半天不说话。
宝钗瞧着他的样子奇怪,但也只是不惊不乍地问道:“哥哥可是有话要说?”
薛蟠想了好久,吞吞吐吐道:“妹妹,不是哥哥我说,那样的公子哥儿有什么好的,偏是你们眼里都只有个宝玉,他除了嘴甜会哄人还有什么本事……”
宝钗听他说出“宝玉”二字就心中不自在,又见他越说越不成话,忙打断了他,气恼道:“我还以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