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女儿,原是说也不必她操心此事。宝钗心中却有忧思难以排遣,故而还是坐了轿子出府往松韵居去了。
她在内院坐着,忽然间想起那日是为宝琴挑选嫁妆,与尹昀来过这间铺子。后来两人转往前边的听涛阁,在那里遇见了傅秋芳姑娘……
她正在回想着旧事,忽然听着外面喧哗声响起。还未等她唤人进来问,就见赵管事的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方小侯爷不知为何故闯了进来,还说要见当家的姑娘。
宝钗听到这个名号,想起了前年的一桩事,暗想着难道还是那次结下的梁子,竟是在此时上面来讨还了么。她面上却不动声色,打发了赵管事地出去好生款待小侯爷,探问他的来意。
赵管事的出去转了一圈,又愁眉苦脸地回来了,说小侯爷指明了要见姑娘,他已把带的随从都遣了去外面守着,只他一人在外厅里等着见姑娘一面,若是姑娘不肯一见,他竟是也不肯走了。
宝钗听了眼下竟是无计可施了,只得让把外面不相干的人都打发了,只由赵管事的一人陪着她走了出去。
方小侯爷仍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手中的折扇晃了晃,赞道:“姑娘天姿国色,自那日一见后,念念于心,未敢或忘。今日何其幸哉,能再睹芳容。”
宝钗听他胡扯了一大通,直言相问,所来何事。
方小侯爷顿时被噎了一下,嘟囔道:不愧是他看中的女子,果然和那人是一个秉性的。然后慢悠悠地摇着扇子,说道:“美人儿,你纵是艳冠群芳,又可知春闺寂寥的滋味。有诗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哪。”
宝钗不等他说完,转身就要走,却听他在后面悠悠道:“薛家姑娘,你竟对心上人的生死也不闻不问吗?”
宝钗一听此言,心中惊疑不定,转过身来瞅着他一言不发。
方小侯爷悠然笑道:“上次把剑架在我脖子上的那人,他是姑娘的心上人吧?啧啧,这京师之中,还从来没有人敢对我耍过横呢。他的身手也确实了得,一人对抗百来个带着刀剑之人,竟还给他伤了那么多人,却终究是双拳难敌四掌,一代英侠就此殒命丶到头来尸骨不存,真是可惜可叹啊。”
宝钗如遭雷齑一般地站在那儿,她感觉自己的手指都已忍不住在颤抖了。她擡头缓缓看向方小侯爷,想从他的眼中找出说谎的痕迹,想开口对他说这不是真的,却偏偏像是被梦魇住了一般,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方小侯爷也瞧出她虽惊惧,却也没有信了自己的话,于是缓缓地从自己怀里掏出一物,慢慢地在她面前展开,“姑娘可认得这是谁人之物?”
那是一把折扇,打开的扇面上画着一个女子的背影。宝钗从未见过,但第一眼看到,就知道画的是她。画旁两行行书,写的是“淡极始知花更艳,任是无情也动人”,是她再熟悉不过的笔迹。
她从来没有见过那人作画,却再也想不到,第一次看到他的画,却是在这般境地下。
她不知道是怎么拿过那把折扇的,极力忍住颤抖,仔细看去,人物下方的牡丹丛中,果然染着暗红色,不似胭脂或其他调色之物。她眼前一黑,勉力稳住了身子。
方小侯爷摇着扇子,笑道:“美人儿,你还是跟了我吧?”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