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越狱废妃 > 回头

回头

回头

郭精奇时常跟史密斯念叨白鸽已经飞走多久多久了,还能回来吗?虽然她自己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不过这没令郭精奇伤感太久,因为本来就没抱希望。如今养娃是大事。

有石曼卿给的金豆子,她们算有些家底,史密斯租了一艘大船,雇了几个水手,跑起船运的买卖也同时兜售他的各种新发明,维持生计不成问题。只是每一次出海快则一月慢则三月有馀。于是他请了当地的妇人,名叫艾米尔,二十几岁,性格开朗做事利落,照顾郭精奇母子俩的衣食住行。

话说这孩子特别好养,从小就格外懂事,从不无理哭闹。俗话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岁该会走。可这孩子样样都比其他孩子快些,甚至没等爬呢直接能走了,不到周岁已经会说话了。郭精奇有种追不上他成长进度的凌乱感觉。

而且这孩子天生聪慧,什么东西都是一学就会。待华儿两岁了,生活基本就能处理,再加上艾米尔这个贤内助,郭精奇有了大把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她开办了个女子学校,什么都教,只要她会。礼仪啊,骑马啊,唱歌啊,弹琴啊,写字啊……与其说是教书育人,不如说是攒了一群女孩子陪她做她喜欢的事,乐在其中。

华儿就跟她呆在学校,跟其她人一起学,什么都一学就会不说,有的甚至没教,他只看了遍书便会了。郭精奇坚信自己是生了个神童,尤其见到他和高他好几个头的人辩证时,那叫一个精彩啊!可谓是据理力争,字字珠玑,舌战群儒。只是这一副面无表情,思维敏捷,头脑冷静的样子,很像……

郭精奇不让自己细想。

这时,只听到咕咕几声叫,郭精奇扭头看竟是那只白鸽。七年了,它竟回来了。

郭精奇既惊又喜,她赶忙捧起白鸽看,精细的小腿上果然有东西。拆下羊皮封,抽出里面的信。郭精奇激动万分。

“见字如面……”

看娟秀的字迹该是杨幼芳写的。

从短信中得知她关心的人都还好。苏舜钦罢职闲居苏州,修建沧浪亭,倒也是乐得自在。大宋如今颁布新的贡举制,推广开办学校,倒是与她的思想异曲同工,更多贫苦人家的子弟有了进学的机会。

打开了通信渠道,郭精奇不是在激动地写信,便是在望穿秋水地盼信。

而她等来的第二封来信却是一首《哭曼卿》,诗曰:

去年春雨开百花,与君相会欢无涯。

高歌长吟插花饮,醉倒不去眠君家。

是苏舜钦写给已故好友石曼卿的哀悼文。

和石曼卿机缘巧合地初见在皇宫里,初识在那场风花雪月的诗会上。他是她见过最不羁的一个男人,她也是他见过最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女人。或许都太古怪,所以成为这么多年的朋友,知交。他与杨幼芳的爱情是她渴望而不可及的浪漫,只可惜美好的事物总是如此短暂,眼下她更担心的是姐姐能否挺过去,想要安慰却不知如何下笔,仿佛所有的词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好在不久,她收到了杨幼芳的又一封信,该是姐妹间心有灵犀,信中杨幼芳显得坚强且乐观,她说她要把一双儿女培养成才,这是她唯一能为他做的事了。郭精奇总算安心。

或许是白鸽往来频繁路记熟了,也或者是找到了捷径,来往的时间大大缩短,有时甚至一月便飞个来回。

史密斯如今海运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出海更频繁了。每次回来就会给她们母子俩带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或者书籍字画。这回更是带了一份别人誊写的《沧浪亭记》,郭精奇如获至宝,读得津津有味。

九岁的华儿见母亲读得这么入迷,便也好奇地凑过去看,看到最后,这孩子竟是一声叹息。

“华儿,这文章写得不好吗?”

“文章可谓是行云流水,情文并茂。好文章。”

“那你为何叹气?”

“从文中可见书此文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这般拿不起放不下,岂不是自讨苦吃?”

郭精奇皱着眉再看文章,却怎么也品不出这层意思来。再擡头,华儿已坐在对面的书桌前沈浸在《史记》那本厚重的书里不能自拔了。话说他的骑射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可谓是小小年纪文武双全。对他的教育郭精奇真已是心有馀而力不足,若在皇宫该会有帝师来教,集大宋最强的师资力量于一身,这孩子又将会是何等风采?

从来往的书信中郭精奇知道宫中一直无皇子,而华儿是大宋唯一的皇子。她也曾犹豫过要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