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炼丹
义阳王和楚国公商定策略,往外放皇帝迷恋炼丹的消息,仍觉不够,长宁县主出发之前,楚国公霍地反悔,想要掺和进去捞一笔,顺便背地里捣乱生事,防止长宁县主积累威望,日后给他们造成威胁。
午后楚国公进宫面见皇帝,徐景还在忙碌给宗室出考卷的事情,爵位从低到高,试题难度由易到难,分几场考试,这些都要徐景考虑,第一场考试设在六月,时间紧迫,她忙得无暇分身。
徐景在侧殿宣见楚国公,刚从书海里抽身,她头脑还是晕胀的,眼前闪动着杂乱的小点,伸手揉了揉眼睛,免去楚国公的礼,不想应付,径直问道:“国公为何事而来?”
楚国公站直身体说:“禀陛下,长宁县主前往林州押银,臣恐路途官吏欺她年轻面皮薄,作为兄长,臣有责任护妹周全,恳请陛下允准臣随行,为县主扫除障碍。”
徐景没有立即应答。
经过和老祖宗的几次联系,后世不断变化,尤其是她挣脱傀儡的束缚,可以接触政务,徐景心里就生出不同的想法。
她希望现在能够保持不变,和老祖宗换回去,皆大欢喜,她不用担心自己的决策出错,也不再受人控制,可以和平常皇帝一样发号施令。
可以说,这段互换的日子使她养出了一点野心。
大夏朝是以女帝开朝,可是一直到徐景这里才出现第二个女帝,机缘还是张德善想要听话又省事的皇帝,最好生不出任何野心和反抗能力。
然而张德善发现无论他挑选哪个皇子宗室,那些人成长以后总会想方设法夺权,做真正执掌大权的皇帝。
即便他们真的软弱,没有夺权的心思,底下也有数以万计的朝臣想要皇帝亲政。
张德善害怕自己无法善终,挑来选去,看中徐景,女帝开朝,已有先例,她继位符合法理。
而徐景身为女子,无论她在哪里,耳朵里听到的,眼睛里看到的,都是让她顺从妥协,不要反抗,不该有野心,并且也不会有朝臣愿意拥护她,他们另立新君都不会支持她来打击宦官乱政。
徐景是最好的傀儡人选,张德善十分满意,遂杀光皇子扶持徐景继位。
但对於徐景来说,她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身边完全找不到可以信赖的人,每日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庆幸自己还活着,张德善没杀她,朝臣没杀她,各地乱军已被平定。
那时候她的心态是得过且过,能活是一天是一天,可能死后史书记载她是张德善所立的伪帝也不在意,活过三十岁够本,四十岁不亏,五十岁不嫌多,六十岁最好,仅此而已,完美符合张德善的期望,她毫无野心,也没有反抗的念头。
互换以后,把控权力的生活浸润着她,起初徐景战战兢兢,各种不适应,害怕这权力。
不过时日一长,她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做其实都不会出事,放心之馀不免产生好奇,她一点点试探,适应当前的生活,不想再做回张德善手里的傀儡,上回老祖宗所说的状态她就很满足。
徐景怀疑是自己任用女官引起那些变化,现在再看楚国公,她悄然生出防备心,与此同时胡思乱想,倘若打压楚国公这类宗室会不会对她更有利。
仅仅是这样一个念头,徐景掂量自己的重量,很有自知之明,不敢真正出手,万一弄巧成拙就不好了。
不打压他们,也不重用他们,保持当前的布局,撑到她回自己的世界。
徐景沈吟良久,最终拒绝他:“林州伤亡并不重,没必要出动县主丶国公同去,否则各地稍有灾殃,岂不是都要派遣宗室重臣前往?”
楚国公愕然擡首,去年祭祀回来,皇帝纳谏从善如流,只要提出她多半会同意,不同意也是暂时搁置,直接拒绝还是头一回。
从宫里出来,楚国公边走边想,到底是哪里出现问题,“莫非圣上知道是我们在放那些流言?”
不对,依徐汇英的性子,她要是知道,早派人捉拿他们一干人等下狱。
楚国公捉摸不透,满腹郁闷。
胡三娘醒过来,陡然得知自己的左手被炸没,眼前一黑,还来不及哭天抢地,又听说她的事情惊动圣上,专门派遣长宁县主前来治她的罪,胡三娘更觉天旋地转,此生无望,生无可恋。
不过真叫她拿绳子吊死,她也做不到,好死不如赖活着,等长宁县主过来,她可以使出浑身解数,向县主求求情,从轻处罚,胡三娘悲观一阵就恢覆过来,掰着手指数日子,等长宁县主前来。
长宁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