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震惊!哎呀呀这是雷同吗?
夜色如浓墨泼洒在京城东郊,左相别院飞檐下的青铜惊鸟铃在寒风中叮咚作响。
李肃卿枯瘦的手指正摩挲着钧窑茶盏的冰裂纹,烛芯爆开的火花在他浑浊的瞳孔里跳动。书房四角立着半人高的鎏金熏炉,沉水香混着龙涎的气息在梁柱间游走,却压不住案头那封密信散发的血腥气。
“阅卷那边,可有消息传来?”李肃卿放下茶杯,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发出“笃笃”的轻响,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徐少湖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刚刚收到消息,阅卷工作一切顺利,没有任何意外发生。那些寒门学子的答卷,果然如我们所料,毫无亮点。而那些士族子弟的答卷,早已安排妥当,绝不会出任何纰漏。”
“周延儒和李至刚传话,八千朱卷已筛去七成寒门。”徐少湖用银签拨弄着烛花,火光将他眼尾的皱纹映得如同刀刻,“倒是陆子安今日在贡院一切如常,好像已经放弃了……”他突然顿住,茶盏与青玉镇纸相碰的脆响里,窗外传来夜枭凄厉的长啸。
李肃卿闻言,紧绷的神情终于放松下来,长舒了一口气:“如此甚好。看来陆子安那小子,终究是翻不起什么风浪。”
徐少湖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他不过是个仗着女帝宠信的面首罢了,真以为自己能撼动我们的根基?可笑至极。”
李肃卿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眼中闪过一丝阴冷:“不过,这小子近日在贡院里上蹿下跳,倒是惹了不少麻烦。若不给他点教训,恐怕他还真以为自己能只手遮天。”
徐少湖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李相说得是。既然大局已定,不如趁此机会,彻底将他踩下去。我已命人准备了几份奏章,弹劾他仗着女帝宠信扰乱考场、欺辱考生,请求女帝严惩。”
李肃卿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好,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不过,奏章的内容要写得巧妙些,既要让群臣觉得陆子安罪不可赦,又不能显得我们太过咄咄逼人。”
徐少湖微微一笑,眼中满是算计:“李相放心,此事我自有分寸。那些奏章,我已经让人写得滴水不漏,绝不会让人抓到把柄。”
李肃卿满意地点了点头,手指轻轻摩挲着杯沿,眼中闪过一丝阴鸷:“等此次会试结果公布,那些寒门学子也会彻底死心。到时候,朝堂上下,便再无人敢与我们作对。”
徐少湖将手中的茶杯放下,脸上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不错,等此事了结,朝堂便是我们的天下。那些寒门学子,终究只是陪衬罢了。”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已经看到了陆子安被女帝严惩的狼狈模样。书房内的烛光摇曳,映照在他们脸上,显得格外阴冷。
次日清晨,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女帝杨若兮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冷峻地扫视着殿内的群臣。她的手中捏着几份奏章,脸色阴沉得可怕。
“诸位爱卿,今日可有要事奏报?”女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压迫感。
徐少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恭敬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厉色:“陛下,臣有本奏。近日会试大考期间,陆子安仗着陛下宠信,扰乱考场秩序,欺辱考生,甚至擅自搜查贡院,引起众怒。臣恳请陛下严惩陆子安,以正朝纲!”
他的话音刚落,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几名早已安排好的党羽纷纷上前,言辞激烈地指责陆子安的种种“罪行”。
“陛下,陆子安此举,不仅扰乱考场,更损害了朝廷威严,若不严惩,恐难以服众!”
“陛下,陆子安仗势欺人,目无王法,若不加以惩治,恐怕日后朝堂上下,无人再敢直言进谏!”
女帝听着这些奏报,脸色愈发阴沉。她的手指紧紧捏住奏章,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突然,她猛地将奏章摔在地上,怒喝道:“放肆!陆子安是朕亲自派去督考之人,你们竟敢如此污蔑于他!”
她的声音如同雷霆,震得殿内众人心惊胆战。
满朝朱紫齐刷刷跪倒,徐少湖的额头紧贴冰冷地砖。
他闻到自己官袍腋下渗出的冷汗正与沉香味纠缠,忽然想起昨夜别院里,李肃卿用朱砂笔在寒门学子名册上勾画的姿态——就像阎罗在生死簿上划去阳寿。
女帝站起身,目光如刀,冷冷道:“此事朕自有决断,退朝!”
说罢,她拂袖而去,只留下一众大臣面面相觑,心中忐忑不安。
御书房内,女帝杨若兮坐在案前,手中捏着一份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