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兵马大元帅,我们以天下大乱,应由马上皇帝统兵为由,举渊圣皇帝的旗号,要求恢复睿圣皇帝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天下兵马。只要兵权归到睿圣皇帝的年中,睿圣皇帝复位就指日可待了。”
吕颐浩同意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手段,也觉得此计可行,于是让张浚再派冯轓去杭州,在暗中促成此事。
冯轓很快就来到杭州,他作为张浚的说客来到苗傅的军中。苗傅一见冯轓,果然勃然大怒,问冯轓又是为何而来。冯轓也不忙答话,只是将张浚的书信取出,交给苗傅,然后站在一旁侍立。
张浚信中道:“前两天,我给苗统领写了一封信,信中谈到睿圣皇帝的事。后来,我又看到了一位从杭州来的客人,才知道二公对朝廷并无不利之心。我对自己不知事情原委,就随意指责二公甚感惭愧。请不要误解,我的本意是恐怕二公污了忠义大节。”
正如李紫瑕所言,苗傅真是个笨蛋,本来他是要将冯轓关押起来问罪的,看了此信,还真以为张浚没有兴师问罪之意,心中一喜,便将冯轓放了。
冯轓出了苗傅的军营,几经转折,找到了朱胜非的府上,将赵云桦、张浚的计策告诉了朱胜非,希望朱胜非促成此事。朱胜非一直想使赵构复位,只是苦于没有办法,此刻一点即通,两人一拍即合。
李紫瑕得到赵云桦的指示后,当即悄悄进入了后宫,劝孟婵下诏复封赵构为康王,重领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为了稳住苗傅和刘正彦,还要孟婵特意赐他们两人每人一块免死铁券。
孟婵依李紫瑕之意,立即下诏书称:“睿圣皇帝宜称皇太弟,领天下兵马大元帅,复封康王,皇帝称皇太侄,监国。”
如此非常时期,孟婵下如此诏书,当然不能事先通知苗傅、刘正彦两人。两人果然是粗人,竟然不再往深处想一想,如果赵构重掌兵权意味着什么,真是可笑又可怜,他们只是复封赵构为康王和天下兵马大元帅,并没有皇帝的名义,而他们两人又得了免死铁券,竟然爽快地答应了。
朝中的文武百官,次日在朝堂听到这道不伦不类的诏书之后,全都惊呆了。他们并不知道是赵云桦的计策,却是一头雾水,不知孟婵意欲何为,她怎么能将昔日的皇帝、今日的太上皇,降为了兵马大元帅,变成了臣子的身份,这实在令人难以接受,众臣纷纷站出来表示反对。
朱胜非听了大臣们的谏言,心中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谁会不知道将皇帝降为大元帅是天大的笑话,谁又会不知道反对赵构复位是应该杀无赦?但苗傅此刻掌握着军队,一旦与他硬碰硬,也不知到底鹿死谁手。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没想到竟然招来这么多的人反对。
朱胜非见越来越多的人反对,怕反而坏了赵云桦的大事,连忙站出来圆场道:“睿圣皇帝以太上皇身份与当今圣上共同听政,还是称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其实是一回事,不必计较。”他这样一说,才止住了这场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