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玩宋 > 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败伪齐

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败伪齐

张浚没想到赵鼎竟然跨过了他,以朝廷的名义直接指挥手下诸将表示非常不满,他立即上书赵构,力劝他不要退兵回朝。

张浚上书道:“淮南是大江的屏障,只有守住淮南,才能保住江南。若诸将退守大江,则淮南必失,长江天险将不再成为我国所屏障。现我军士气正旺,若全力进击,必能制胜。一旦退缩,则大事去矣。另外,岳飞一军不可东下,一旦襄阳有警,又该如何办?望朝廷将协调诸将的权力交付于我,使诸将不再心存侥幸,不肯听令。”

赵云桦见到了张浚的奏报十分高兴,他虽已多年不与张浚有所来往,但此刻却认可张浚的决策,也认为倘若错失良机,恐怕将再无机会了。

赵构也与赵云桦见解一致,亲自下了手诏,夸张浚道:“非卿见识高远,出人意表,何以臻此?”

赵云桦又怕诸将不肯听令,又下明令:“有不用命者,听以军法从事。”

正在众说纷然之时,伪齐中路的刘麟率十万大军,已架浮桥渡过淮河,屯兵于濠州、寿州之间。张浚命张俊出兵据守,并将杨沂中部划归张俊指挥,命杨沂中率部与张俊会合。

十月三日,杨沂中兵至濠州,没想到贪生怕死的刘光世已经从庐州撤走了所有的军队,退到了太平州。

杨沂中见宋军已失去南北夹攻的优势,也不敢冒进,急忙火速上报张浚,请求定守。张浚收到了杨沂中的奏报,得知刘光世已经撤军,心中非常气愤,连夜骑快马赶到太平州面见刘光世,并亲自督促刘光世返回庐州。

张浚下了死命令:“如有一人胆敢后退,杀无赦。”

刘光世不敢违抗军令,被迫率军队返回庐州,派王德、郦琼卒精兵自安丰出谢步,进攻伪齐大军。

伪齐士兵皆是由乡兵抽调而来,全无斗志,在下了死命令的宋军面前一触即溃。王德军由此士气大振,接连又在正阳和前羊市连胜两仗。

同时,刘猊率领东路已过定远县,马不停蹄地妄图进攻建康,杀入江南。杨沂中率部在越家坊与刘猊展开了激烈的撕杀,杨沂中大军势如破竹,乘胜追击,击溃了刘猊大军的前锋,伪齐军大败,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刘猊大败之后,深知孤军深入之险,恐宋军断其归路,立即改变了战略,欲移师到合肥,想与刘麟会合。岂料刚刚行军到藕塘,便再次与杨沂中的大军相遇。

刘猊自恃统兵十万,而杨沂中的军队不过万余,面对杨沂中的进攻,刘猊自知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当下并不急于与宋军决战,而是占据有利地形,背靠大山外向列阵,只用弓箭手抵御宋军的进攻。刘猊正打着如意算盘,且待宋军锐气受挫之后,再发起总攻,将宋军一举歼灭。

面对数量比自己多出将近十倍的伪齐军,杨沂中并没有胆怯,而是冷静地分晰了当前的战况,他非常明白只有速战速决才能大获全胜。杨沂中当机立断,要趁伪齐军还不十分清楚自己的底细时,出其不意地一决胜负。杨沂中下令摧锋军统制官吴锡以五千骑兵进攻刘猊的正面,他自己则率剩下的骑兵迂回到伪齐军的背后进行偷袭。

刘猊的兵马虽然在人数上是占尽了优势,但并无士气,全无斗志,在宋军骑兵的反复冲击下,渐渐乱了阵脚。

正在刘猊自乱阵脚之时,杨沂中的奇兵忽然从天而降,从其背后偷袭,刚与伪齐军稍一接触,便大声吆喝道:“贼破矣!”

惊惶失措的伪齐军被宋军出其不意地偷袭,顿时全都懵了,竟然连逃跑都忘记了。伪齐军不知道这是宋军的心理战,还以为自已真的是败阵了,霎时间军心涣散,立刻全线崩溃,再也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刘猊一看大势已去,只得带着几名亲兵随从逃命去了。

失去了主帅的伪齐军群龙无首,又见主帅逃离,全部都茫然不知所措,也不知道是战是降。

杨沂中跃马舞枪来到了阵前,大声喝道:“你们都是大宋的子民,还不快快投降?”

没有逃走的伪齐军闻言,纷纷抛下手中的兵器,伏地请罪。这一战,杨沂中生擒俘虏兵上万人。

孔彦舟此时正在围攻光州,听到了刘麟和刘猊兵败的消息后,当下也不敢恋战,立即收兵北去。刘豫南侵大宋最终大败而归,见到刘豫如此没用,完颜亶立即萌生了要废黜刘豫的想法。

绍兴七年正月,张浚从江上回到平江。赵构出师大捷,和赵云桦班师回朝,重返平江。张浚统领各路大军击溃伪齐南侵令赵构十分高兴,刚刚回到平江行在,赵构就急召群臣上朝议事。

赵构在金殿上极力称赞张浚道:“破敌之功,尽出右相之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