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忽然脸色一正,表情严肃的看向赵鼎。
“只要能让国家富强,百姓安居,驱逐金人,收复失地,纵使九死而无悔。”
“好!神宗时期,王安石王宰执曾试图变法,试行还未满一年便遭百官反对,群情激愤,于是乎新法被废止,便可见新法推行之难。我大宋沉疴积弊已久,猛药祛疴,才能药到病除。唯有变法,才能强之。
治理天下须“悬法于众”,以法理政,坚持“刑赏予夺,秉持公道”,以振扬风纪,使天下信服。厉行整顿“严其约束”的结果,使得“九围之人,兢兢辑志;慢肆之吏,凛凛奉法”。提高行政效率、朝令夕行。
朕欲行考成法,设鉴察院,加强了宰执事权,由宰执控制鉴察院,鉴察院控制六部,而各省抚按则听命于六部。最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都由宰执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使中书省成为变法的中枢。
由各部衙制定一式三份收发文簿,分别留部作底本、送六部备注、交鉴察院查考。
据其道途远近、事情缓急,“定程限,立文簿,月终注销。抚按稽迟者,六部举之;六部容隐欺蔽者,鉴察院举之;鉴察院不觉察,则宰执举之。月有考,岁有稽”。“误者抵罪”使每件公事落到实处。
从宰执——六部——鉴察院督察,从而形成一个从中央到地方官逐级督察的、严密的考核考绩制度。定期审核各级官僚政绩、施行赏罚,提高办事功效。
目前,战乱纷争不断,土地兼并、隐漏,人口逃亡流失,户田二籍混乱失真,“豪民有田无粮,穷民摊派受病”,朝廷控制的田亩、人丁日益短缩,财源祜竭,真所谓“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国匮民穷,病实在此。
朕欲让卿重新丈量天下土地,抑制兼并,立法名曰:一条鞭法,从今起,赋税按值定量,只收银两,除去冗余。从朱门虎口夺食,充盈国库。
朕要卿位极人臣去做那补天之事,身为大儒去行法家之事,遭百官唾骂,众叛亲离,赵公可敢乎!”
陈泽看向赵鼎,只见他双目失焦,呆若木鸡,许久才缓过神来。深吸了口气,缓缓道:“陛下,当真要如此?此举可谓与百官为敌,自绝于群臣,举世皆敌啊!”赵鼎已然明白陈泽意思,陈泽是要从顶层开始改革,拿群臣权贵开刀,让利于民。可以想象那时百官的反应会有多么强烈,为你干事,你还要搞我,你不死谁死。
“唯有如此,可固我大宋根基,保我大汉民族延续万年。”
“微臣赵鼎,替天下百姓谢陛下,愿与陛下共同进退,做那孤臣。”
赵鼎双膝跪地,对着伏地陈泽叩首。
“赵公,该陈泽谢你才是。”
陈泽连忙扶正赵鼎,深深作了一揖。自此赵鼎无亲无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