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临安城气氛异常紧张,大街小巷都弥漫着一股惶恐不安的情绪。
昨日傍晚时分,原本是一家人齐聚,吃晚饭的时间。皇城司的大批官兵闯入几个官员府邸,毫不留情地将府中的官员及其家眷统统带走,并押往刑部大牢关押了起来。
很快,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临安城,人们纷纷议论着。有人猜测可能与近期备受关注的岳飞案有所关联,但情况究竟如何,谁也说不清楚。
此刻,在前往早朝的途中,杨沂中正匆忙地走着。
突然,他远远地看见了前方的韩世忠,心中一动,赶忙加快脚步凑了过去。
待到走近后,杨沂中压低声音说道:“韩大人,您听说没?万俟卨、罗汝楫那几个人昨晚被皇城司抓走了,如今正关在刑部大牢里呢!”
韩世忠听到这话,微微皱了皱眉。
对于万佚卨和罗汝楫等人,他自然是心知肚明,这些人可都是臭名昭著的秦党成员。
不过,面对杨沂中的主动搭讪,韩世忠心里并没有多少好感。他冷冷地看了一眼杨沂中,脸上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厌恶之情,然后不客气地回怼道:“哼!那几个人被抓也是罪有应得。杨大人,您可得小心。”
说完,韩世忠不再理会杨沂中,径直朝着朝堂走去。留下杨沂中一个人站在原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好不尴尬。
韩世忠,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何当今圣上对那杨沂中这般恩宠有加。
就在前些时日,捧日军的那帮将士在东城门闹出人命来,陛下下令杨沂中来处理。而杨沂中更是离谱,喝得酩酊大醉之后竟敢直接面见圣上,这件事闹得可谓是人尽皆知。
可即便如此,圣上居然丝毫没有怪罪于他,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杨沂中被韩世忠一顿嘲讽,心中自然明了,这定是韩世忠暗地里指责自已乃是秦党的一员,故而对自已心生不满。他只得尴尬地讪笑一声,然后默默地转身走开了。
此时的朝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陈泽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台下文武百官。随着朝会开始,只见沈与求第一个跨步而出,对着陈泽恭敬地拱手施礼道:“启禀陛下,微臣有要事上奏。”
陈泽点头回应道:“沈卿但说无妨。”
沈与求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承蒙陛下信任,委以微臣重审岳飞一案之重任。微臣自领命以来,历经半月有余,翻阅无数卷宗,并逐一与数名案件相关参与者仔细核实。时至今日,终于对此案有了定论。”
“哦?沈卿速速说来,也好让在座诸位大臣一同听听。”
“经微臣详查,岳飞岳大人实乃蒙冤受屈而亡。那奸佞小人秦桧与张俊相互勾结,又伙同万俟卨、罗汝楫等人狼狈为奸,共同设计陷害岳大人,最终致使岳大人惨死于大理寺狱中。如今,万俟卨和罗汝楫二人已然俯首认罪,以下便是与此案相关的卷宗以及他们的亲口供词,请陛下与诸位大人过目。”
沈与求说着,小心翼翼地将那份证词缓缓展开。只见那纸张之上,赫然有万俟卨和罗汝楫二人的签字画押,那几个字仿佛重若千钧,压得在场之人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沈与求双手捧着这份证词,恭敬地递给围拢过来的众人依次传阅。而他自已,则站在原地,用低沉而又悲愤的声音开始简单讲述起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随着他的叙述,整个朝堂一片哗然,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简直是骇人听闻啊!”
赵鼎满脸怒容大声怒斥道:“秦桧这个奸贼竟然胆敢如此肆意妄为地残害忠良!岳大人一生精忠报国,浴血奋战在抗击金兵的前线,立下赫赫战功。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忠臣良将,最终竟会惨死在这群奸人的阴谋诡计之下。如果不严厉惩处这些奸贼,我们如何能够对得起岳大人的在天之灵?”
说到此处,赵鼎已是痛心疾首,眼眶泛红。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已的好友岳飞竟然会遭受如此之多的苦难折磨,最终还含冤屈死。
“陛下,微臣以为对于那些胆敢参与谋害岳大人的奸贼们,必须施以严惩,当即将他们全部斩首示众,并将此等罪行公之于众,广而告之天下百姓,以此来为岳大人彻底平反冤屈。切不可让这些忠臣良将们心寒呐!”
右仆射张浚一脸义愤填膺地说完这番话后,目光坚定地看向了皇帝陈泽,言辞恳切地提出自已的建议。
“陛下,万俟卨正在殿外候审。”
沈与求见百官群情激奋,无不愤慨,抓住时机对陈泽说道。
“带进来吧。”
只见两名班值,架着满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