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暗涌:上海滩的隐秘者 > 第23章 虎啸·1943年秋

第23章 虎啸·1943年秋

汉口江汉关钟楼敲响六记,林溪的旗袍扫过英租界湿漉漉的砖石。报童扬着《武汉日报》穿过晨雾,头条"皇军鄂西大捷"的油墨在潮气中晕开,边角处铅笔勾画的江豚图案泛着磷光——这是地下党重启联络的暗号。

"太太要栀子花么?"老妇挎着竹篮凑近,花瓣下压着半张法租界电车票。林溪的银元按在票根,触到背面新刻的弹痕暗语:"申时,平和打包厂验货。"

打包厂铁门锈迹斑驳,印度巡捕的警棍敲击着"英商和记洋行"的木箱。林溪扮作验货员掀开苫布,成捆的棉纱下藏着德制发报机零件。当她摸到箱底暗格时,指尖突然触到冰冷的金属——二十支美制M3冲锋枪的枪栓竟与三年前南京军火库失窃的编号完全一致。

"林小姐好眼力。"戴笠的声音从货堆后传来,黑色呢大衣扫过满地棉絮,"这批货本该在徐州会战时送到台儿庄。"

林溪的袖箭抵住他咽喉:"戴局长亲自押送,是要给岗村宁次送投名状?"戴笠的怀表突然弹开,表盘镶嵌的镜片反射出窗外狙击枪瞄准镜的反光。

平汉铁路信阳段的枕木泛着桐油味,林溪的工装裤沾满煤灰。日军军列K-381喷着浓烟驶入弯道,车头旭日旗上的弹孔清晰可辨——正是去年常德会战时国军高射炮的杰作。

"苦力头子查良民证!"监工藤田的皮鞭抽裂空气。林溪低头搬货,瞥见闷罐车厢缝隙渗出黄绿色液体。蘸取液体抹在怀表盖,显影的分子式令她战栗:这是比"茶毒一号"更致命的气溶胶毒剂。

子夜换岗时,明台扮作日军少佐登上守车。他袖中的莱卡相机闪过寒光,拍下押运文件上的"虎号作战"字样。当闪光灯惊动哨兵时,林溪拉响预置的烟雾弹,劳工们推倒的货箱堵死铁轨。

"是游击队!"日军曹长嘶吼着拉响警报。林溪趁机钻进车底,将磁性炸弹吸附在油箱位置。倒计时器亮起的红光里,她看见南田洋子从餐车踱出,金箔面具遮住半边毁容的脸。

武昌黄鹤楼废墟的月光森冷。林溪展开偷拍的"虎号作战"计划书,瞳孔骤缩:日军将于双十节在常德投放新型毒气,同时军统别动队将伪装成新四军破坏供水系统。泛黄的笔记本残页从怀表暗格滑落,父亲1937年的笔迹潦草:"8月13日,为戴雨农取出左肩弹片,弹头型号为日制南部式..."

江面忽传来三短两长的汽笛声。杜月笙的货船挂着意大利旗靠岸,甲板堆满印着青天白日徽的木箱。撬开箱盖,美制火焰喷射器的枪管刻着新四军修理厂标记——正是半年前皖南失踪的那批军援。

"林小姐还认旧主么?"南田洋子的军刀挑开缆绳,"令尊当年救过岗村将军,你本该在帝国陆军医院继承衣钵。"

林溪的袖箭抵住她咽喉:"他救的是中国军人,不是侵略者。"突然掀翻的货箱里,二十名"暴病身亡"的战俘猛然睁眼——正是南京教导总队失踪的官兵,每人脖颈都有针孔痕迹。

伏牛山隧道阴风刺骨,林溪伏在岩壁裂缝间。怀表分针与军列轮毂同步震颤,当机车头驶入爆破点时,她拽下引爆器——预埋的二百公斤TNT却毫无反应。

"戴某的礼物可还喜欢?"戴笠的黑色轿车横在铁轨旁,别动队的枪口密如林海,"三年前南京的炸药,也是我亲自调包的。"

爆炸声从后方传来。明台驾驶着挂青天白日旗的装甲车撞开车队,车顶机枪喷吐火舌:"快走!常德百姓等不起!"

林溪纵身跃上疾驰的军列。驾驶室内,南田洋子正将毒气罐接入通风系统。两人在锅炉房的烈焰中扭打,金箔面具崩裂的刹那,林溪扯开衣襟——绑满前胸的雷管引信滋滋作响。

"父亲教过我,"她迎着朝阳微笑,"清创手术...要剜去所有腐肉。"

1943年10月7日,平汉线毒气军列在伏牛山段脱轨倾覆。重庆《中央日报》角落载:"匪患致列车失事,当局严查破坏分子。"延安窑洞的电台则传出捷报:"鄂西大捷,歼敌三万。"

汉口法租界某阁楼内,明台将染血的城防图塞入发报机。摩尔斯电码随着《黄河大合唱》旋律,穿透重重封锁。窗台积灰的怀表永远停在7点14分——那是南京城破的时辰,也是新生的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