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界面弹出一行警告:“13号意识体已突破记忆屏障,正在补全存在链。”
她转身冲向紧急出口,走廊里的时钟全部停在12:00,指针的阴影在地面拼出完整的五角星。
午夜钟声,沈溯在隧道里醒来时,手表的指针正卡在11:59。雨水从头顶的裂缝滴下来,在积水里敲出同心圆,每个圆里都映着不同的他:穿西装的、穿病号服的、穿防护服的……唯独没有穿白大褂的。
远处传来钟声,沉闷的十三响,每响过后,就有一个倒影从水里消失。他摸到口袋里的芯片检测仪,屏幕上的波形图已经变成直线,旁边跳出行新的文字:“主体意识融合率99%”。
“你终于肯承认了。”身后传来脚步声,那个戴黑框眼镜的自己正站在隧道口,手里的论文稿被雨水泡得发胀,“第十二次轮回时,你把我的意识碎片藏进了每次轮回的记忆死角。”
沈溯看着对方领口露出的皮肤,那里没有芯片植入的疤痕。雨水在两人之间汇成小溪,里面漂浮着无数细小的芯片,每个芯片上都刻着13。
“存在免疫失效,不是因为记忆轮回。”戴眼镜的沈溯举起论文,被洇湿的标题下多出几行字,是用钢笔写的批注,“是因为两个意识体在量子层面共振,就像同频的音叉,总会震碎容器。”
第十三声钟响落下时,沈溯的白大褂开始变得透明。他看见自己的胸口有个发光的洞,里面漂浮着半块芯片,另一半正在戴眼镜的沈溯体内发亮,像被劈开的星核。
监控室的屏幕全部熄灭时,林夏正跪在地上拼凑碎掉的硬盘。碎片在她掌心发出微光,重组出最后一段画面:十二年前,年轻的沈溯把半块芯片植入实验体的胸口,另半块藏进了自己的灵魂深处。
“这样,我们就能永远活在彼此的记忆里了。”实验体的声音在她脑海里回响,和此刻隧道里两个沈溯的声音重叠在一起。
隧道外的雨停了,第一缕月光从裂缝照进来,在积水里连成道银桥。两个沈溯的身影正在靠近,接触的地方泛起金色的涟漪,像两滴墨在水里融合。
沈溯最后看了眼腕表,机械指针终于走过12:00,玻璃表面映出完整的自己——虹膜里的13正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片星空。他口袋里的钢笔滚出来,在地面写出最后一句话:
“补全的不是记忆,是存在本身。”
远处传来警笛声,林夏的脚步声在隧道口响起。沈溯抬头时,看见她手里拿着个金属盒子,里面放着十二支芯片的残骸,在月光下像堆融化的星屑。
“系统已经检测到意识融合。”林夏的声音带着释然的颤抖,“他们会启动全城重置,但这次……”她打开盒子,芯片残骸突然开始重组,“我们有了能对抗重置的东西。”
沈溯的指尖触到重组的芯片,那触感像摸到自己的心跳。远处的城市开始闪烁,无数个平行时空的碎片正在重叠,有人在喊他的名字,声音来自每个时空的自己。
他低头看向地面,积水里的倒影终于完整了。
沈溯的指尖在重组芯片上停顿三秒,金属表面突然浮现出细密的血管状纹路,顺着他的指缝爬上手腕。林夏递来的应急灯在隧道岩壁上投下晃动的光斑,那些被水流冲刷多年的岩石断层里,竟嵌着无数枚重叠的指纹——每枚指纹的螺旋中心都有个极小的13。
“这些是……”林夏的声音突然卡住,她发现自己的指甲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尖端泛着金属的冷光,“十二次轮回里所有实验体的指纹?”
沈溯没回答,他正盯着积水里的倒影。那个刚完成意识融合的自己背后,站着第十二个时空的林夏,她胸口插着半截钢笔,笔尖还在滴落墨水。而现实中的林夏正弯腰捡拾地上的论文稿,湿透的纸张展开时,《记忆拓扑学的悖论》标题下多出一行新批注:“第13号载体的免疫阈值与城市量子网共振频率完全吻合”。
早餐桌的裂缝,清晨六点的阳光斜斜切过厨房,沈溯把煎蛋翻了个面,黄油在平底锅上发出滋滋的声响。餐桌上的牛奶冒着热气,杯壁凝出的水珠正顺着杯身滑落——但在滴落的瞬间,水珠突然悬停在半空,折射出另一个厨房的景象:戴黑框眼镜的自己正把十二片芯片扔进粉碎机,纸屑里混着带血的指甲。
“尝尝这个。”林夏把烤好的吐司放在他面前,面包片上的焦痕恰好组成五角星的形状,“系统监控显示全城有274人出现意识重叠症状,他们都能在镜中看见另一个自己。”
沈溯咬下吐司的瞬间,